一种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7777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碳纳米管分散液和碳化硅分散液混合,超声处理并间歇搅拌,得到混合分散液;(2)将混合分散液进行水浴加热,冷冻干燥,得到干燥坯体;(3)对干燥坯体进行热处理,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碳化硅颗粒、二维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片以及碳纳米管组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三维的多孔结构,多孔结构增加了电磁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路径,提高了电磁波的能量耗散;多相异质界面的存在促进了界面极化损耗,增强了电磁波的吸收效率;为解决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日常生活的小型便携式设备到工业生产中的大型机械设备,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高密度集成的电子系统中,电磁波的辐射和干扰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信息安全泄露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的电磁波吸收材料成为了科研和
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的电磁波吸收材料主要包括铁氧体、金属粉末、导电聚合物等,但这些材料往往存在密度大、吸收频带窄、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它们在高性能电磁屏蔽和吸波材料领域的应用。

2、近年来,石墨烯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成为制备新型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理想选择。然而,单一的石墨烯材料在电磁波吸收性能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厚度较薄导致电磁波吸收效率不高,以及在高频段的吸收能力不足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石墨为天然鳞片状石墨;石墨和浓硫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g:35-40mL;石墨和高锰酸钾的质量比为1:5-6;第二次搅拌后所得混合物和加水稀释时加水的体积比为1:4-6;第二次搅拌后所得混合物和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比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石墨为天然鳞片状石墨;石墨和浓硫酸的质量体积比为1g:35-40ml;石墨和高锰酸钾的质量比为1:5-6;第二次搅拌后所得混合物和加水稀释时加水的体积比为1:4-6;第二次搅拌后所得混合物和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比为2-5:1,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30%;第二次搅拌后所得混合物和稀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2-4:1,稀盐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7%;最后加入水至固体质量分数为0.8-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搅拌的温度为0-4℃,时间为2-3h;所述第二次搅拌的温度为0-4℃,时间为3-5h;所述水浴的温度为30-40℃,时间为3-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度还原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为无官能团的单壁、双壁或多壁碳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楚楚赵帆冯丹妮王钰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