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再利用,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装配式模块化水资源收集沉淀池。
技术介绍
1、水资源的收集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建筑行业,如何进行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焏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混凝土蓄水池或沉淀池,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设施,是由混凝土材料建造的一种蓄水容器,只能对水资源进行简单的过滤和储存,虽然施工周期短,使用寿命长,但是施工工艺较为繁琐,不能重复使用,特别是使用功能扩展和升级方面,存在弊端。
2、传统的施工现场水资源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用水效果不佳,且只能起到储水的目的,没有对水质的监测和检测功能,不能将水资源充分利用,雨水收集池中水量不固定,在水量用完下一次降雨收集雨水前会造成设备长期闲置,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输出的水压不稳定。收集雨水的蓄水池多为混凝土材质,施工建造成本较高,且容易生长藻类,影响水质,很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装配式模块化水资源收集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装配式模块化水资源收集沉淀池,包括基坑(1),基坑(1)内底部设有混凝土垫层(2),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垫层(2)顶部和基坑(1)内侧壁设有第一防水隔水层(3),位于底部的第一防水隔水层(3)顶部两侧对称设有阶梯状的PP模块蓄水池(4),PP模块蓄水池(4)上表面设有第二防水隔水层(5),第二防水隔水层(5)顶部设有预制钢结构底板(6),预制钢结构底板(6)顶部边缘设有与基坑(1)内壁紧贴的预制钢结构挡墙(7),预制钢结构挡墙(7)内设有若干预制钢结构隔墙(20),且预制钢结构隔墙(20)将预制钢结构挡墙(7)内的空间沿基坑(1)侧边到中间的方向依次分隔为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装配式模块化水资源收集沉淀池,包括基坑(1),基坑(1)内底部设有混凝土垫层(2),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垫层(2)顶部和基坑(1)内侧壁设有第一防水隔水层(3),位于底部的第一防水隔水层(3)顶部两侧对称设有阶梯状的pp模块蓄水池(4),pp模块蓄水池(4)上表面设有第二防水隔水层(5),第二防水隔水层(5)顶部设有预制钢结构底板(6),预制钢结构底板(6)顶部边缘设有与基坑(1)内壁紧贴的预制钢结构挡墙(7),预制钢结构挡墙(7)内设有若干预制钢结构隔墙(20),且预制钢结构隔墙(20)将预制钢结构挡墙(7)内的空间沿基坑(1)侧边到中间的方向依次分隔为一级沉淀池(8)、二级沉淀池(9)、三级沉淀池(10)、监测检测池(11),两个pp模块蓄水池(4)中间的空隙为出水池(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装配式模块化水资源收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水隔水层(3)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土工布、防水膜、土工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装配式模块化水资源收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pp模块蓄水池(4)底部穿插安装有高压冲洗管,高压冲洗管通过水泵连接外界水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装配式模块化水资源收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pp模块蓄水池(4)与基坑(1)紧贴的侧壁采用封闭式专用模块封闭,顶部采用封闭式扣盖模块封闭,封闭式专用模块和封闭式扣盖模块外侧包裹有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外侧设有挤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装配式模块化水资源收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晓敏,赵兴亮,李胜滔,郑美玲,莫宇,代跃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