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花吊顶,特别涉及一种抗震天花吊顶系统。
技术介绍
1、天花板吊顶又称顶棚、天花板,是建筑装饰工程的一个重要子分部工程,天花板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弥补房屋本身的缺陷、增加空间的层次感等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现代建筑材料被应用进来。但是,现在的天花顶结构,在追求外表设计美观的效果,却忽视其实用性,功能性,且结构复杂笨重,安全系数不够高,且加大吊顶安装难度。因此,一种好的吊顶的要充分考虑功能性、美观性、安全性以及安装难易度。
2、现有的吊顶天花系统大多通过在龙骨上设置延伸边,而吊顶天花板很多都是通过搭载在龙骨上完成安装,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其抗震能力差,原因在于:地震时会导致天花板材上下活动,进而容易出现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天花吊顶系统,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包括纵向龙骨、横向龙骨和天花板材,横向龙骨安装于纵向龙骨且与纵向龙骨垂直,还包括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天花板材通过第一连接机构以及第二连接机构安装于横向龙骨,天花板材呈矩形且为多块,每块天花板材包括相对设置于外周边缘的一对纵向翻折边和一对横向翻折边,相邻两块天花板材的纵向翻折边相贴合或者横向翻折边相贴合,相贴合的纵向翻折边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夹紧,相贴合的横向翻折边通过第二连接机构夹紧。
3、由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天花吊顶系统,该系统的天花板材为带有翻折边的天花板材,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一对第一夹紧片、铰接件和第一紧固件,一对第一夹紧片的顶部通过铰接件铰接,底部通过第一紧固件锁紧,一对第一夹紧片围合形成有一与横向龙骨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孔,第一夹紧片上形成有与纵向翻折边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孔是通过开设于一对第一夹紧片上的一对第二限位槽围合形成。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紧片的底部开设有与横向翻折边相配合的避让槽。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一对第二夹紧片以及连接一对第二夹紧片的第二紧固件,一对第二夹紧片围合形成有一与横向龙骨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孔,第二夹紧片上形成有与横向翻折边限位配合的第三限位槽。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夹紧片的顶部形成有向外扩张的开口边,一对第二夹紧片的开口边形成一个与第二限位孔相连通的卡口。由此,通过卡扣可便于将第二连接机构卡入横向龙骨,拆装方便。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震天花吊顶系统还包括边框,边框设置于纵向龙骨的两端部,天花板材搭设于边框,边框上设置有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设置于边框且与天花板材限位配合的弹性压紧片。由于最边缘的天花板材无需提供第一连接机构或者第二连接机构与龙骨连接,因此,设置压紧机构可以实现对位于最边缘的天花板材的限位,防止该部位的天花板材在高度方向的移位,使得每一块天花板材都具有抗震性能。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震天花吊顶系统还包括第三连接机构,横向龙骨通过第三连接机构与纵向龙骨连接。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机构包括套装于纵向龙骨的套件以及分别与套件和横向龙骨连接的束状弹性件。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纵向龙骨呈方管状,所述横向龙骨呈圆管状。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天花吊顶系统,该系统的天花板材为带有翻折边的天花板材,该系统提供设置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将天花板材相贴合的翻折边进行夹紧,并且实现了与龙骨的连接,这样一来,实现了对天花板材的限位,天花板材在高度方向不易移位,进而提高抗震效果。
15、由于最边缘的天花板材无需提供第一连接机构或者第二连接机构与龙骨连接,因此,设置压紧机构可以实现对位于最边缘的天花板材的限位,防止该部位的天花板材在高度方向的移位,使得每一块天花板材都具有抗震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包括纵向龙骨(1)、横向龙骨(2)和天花板材(4),所述横向龙骨(2)安装于所述纵向龙骨(1)且与所述纵向龙骨(1)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机构(5)和第二连接机构(6),所述天花板材(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机构(5)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机构(6)安装于所述横向龙骨(2),所述天花板材(4)呈矩形且为多块,每块所述天花板材(4)包括相对设置于外周边缘的一对纵向翻折边(41)和一对横向翻折边(42),相邻两块所述天花板材(4)的纵向翻折边(41)相贴合或者横向翻折边(42)相贴合,相贴合的所述纵向翻折边(4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机构(5)夹紧,相贴合的所述横向翻折边(4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6)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5)包括一对第一夹紧片(51)、铰接件(52)和第一紧固件(53),一对所述第一夹紧片(51)的顶部通过所述铰接件(52)铰接,底部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53)锁紧,一对所述第一夹紧片(51)围合形成有一与所述横向龙骨(2)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孔(54),所述第一夹紧片(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是通过开设于一对所述第一夹紧片(51)上的一对第二限位槽(512)围合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片(51)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横向翻折边(42)相配合的避让槽(5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6)包括一对第二夹紧片(61)以及连接一对所述第二夹紧片(61)的第二紧固件(62),一对所述第二夹紧片(61)围合形成有一与所述横向龙骨(2)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孔(63),所述第二夹紧片(61)上形成有与所述横向翻折边(42)限位配合的第三限位槽(6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片(61)的顶部形成有向外扩张的开口边(612),一对所述第二夹紧片(61)的开口边(612)形成一个与所述第二限位孔(63)相连通的卡口(61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框(3),所述边框(3)设置于所述纵向龙骨(1)的两端部,所述天花板材(4)搭设于所述边框(3),所述边框(3)上设置有压紧机构(7),所述压紧机构(7)包括设置于所述边框(3)且与所述天花板材(4)限位配合的弹性压紧片。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机构(8),所述横向龙骨(2)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机构(8)与所述纵向龙骨(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机构(8)包括套装于所述纵向龙骨(1)的套件(81)以及分别与所述套件(81)和所述横向龙骨(2)连接的束状弹性件(82)。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龙骨(1)呈方管状,所述横向龙骨(2)呈圆管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包括纵向龙骨(1)、横向龙骨(2)和天花板材(4),所述横向龙骨(2)安装于所述纵向龙骨(1)且与所述纵向龙骨(1)垂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机构(5)和第二连接机构(6),所述天花板材(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机构(5)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机构(6)安装于所述横向龙骨(2),所述天花板材(4)呈矩形且为多块,每块所述天花板材(4)包括相对设置于外周边缘的一对纵向翻折边(41)和一对横向翻折边(42),相邻两块所述天花板材(4)的纵向翻折边(41)相贴合或者横向翻折边(42)相贴合,相贴合的所述纵向翻折边(4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机构(5)夹紧,相贴合的所述横向翻折边(4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6)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5)包括一对第一夹紧片(51)、铰接件(52)和第一紧固件(53),一对所述第一夹紧片(51)的顶部通过所述铰接件(52)铰接,底部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53)锁紧,一对所述第一夹紧片(51)围合形成有一与所述横向龙骨(2)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孔(54),所述第一夹紧片(51)上形成有与所述纵向翻折边(41)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槽(5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是通过开设于一对所述第一夹紧片(51)上的一对第二限位槽(512)围合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天花吊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片(51)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横向翻折边(42)相配合的避让槽(513)。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致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明珠建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