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刚性顶升进行拱肋竖转的施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421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6 12:3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刚性顶升进行拱肋竖转的施工系统,本方法在拱脚和拱肋之间设置第一转动铰,在主梁上设置移动小车,刚性撑杆的一端连接拱肋上的第二转动铰,另一端连接移动小车,用钢绞线连接移动小车与第一转动铰,并穿过第一转动铰连接塔顶导向轮、地面导向轮、牵引系统,最后锚固于锚固系统。本技术通过滑移移动小车改变刚性撑杆的竖直投影长度,从而实现拱肋顶升,利用顶升拱肋实现拱肋竖转,移动小车的滑移通过拱肋底端和拱脚连接处、矮塔架上的导向系统、牵引系统和锚固系统实现移动小车的牵拉,本技术在实现拱肋竖转施工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矮塔架的塔架高度,从而降低高空施工风险,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专用于架设或装配桥梁的方法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刚性顶升进行拱肋竖转的施工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拱肋竖转施工过程中,目前现有的施工方案需要设置塔架作为支撑点,采用扣索把拱肋50往上提拉的方式进行竖转,最后再将拱肋50合拢并锁定,公开号为cn100582372c的专利中就公开了这一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s1、依次安装主梁支架10、拱脚20、主梁30、拱肋支架40、拱肋50,拱肋50和拱脚20位置设置拱脚转动铰60(如图1所示);

3、s2、安装高塔架70、锚固系统80、牵引系统90及导向系统100(如图2所示);

4、s3、牵引系统90张拉钢绞线110使拱肋50竖转至合拢高程并临时锁定(如图3所示);

5、s4、焊接合拢截面并封闭拱脚转动铰60,然后安装拱肋吊杆120并张拉,最后拆除主梁支架10、拱肋支架40、高塔架70等临时支撑结构(如图4所示)。

6、上述的施工方案存在以下缺点:

7、(1)需要搭设高塔架,高空施工风险大;原因:拱肋提拉式竖转时需要有一个高支点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刚性顶升进行拱肋竖转的施工系统,包括有主梁支架(10)、主梁(30)、拱脚(20)、拱肋支架(40)和一对拱肋(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锚固系统(80)、牵引系统(90)、转动铰接系统、移动牵拉系统和刚性支撑系统;所述锚固系统(80)和牵引系统(90)设置于主梁支架(10)的两侧侧方;所述转动铰接系统包括有连接拱肋(50)和拱脚(20)的第一转动铰(150),以及设置于拱肋(50)中部的第二转动铰(160);所述移动牵拉系统包括有设置于主梁(30)上的一对移动小车(170)和连接于移动小车(170)上的牵引索,所述一对移动小车(170)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侧的拱肋(50)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刚性顶升进行拱肋竖转的施工系统,包括有主梁支架(10)、主梁(30)、拱脚(20)、拱肋支架(40)和一对拱肋(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锚固系统(80)、牵引系统(90)、转动铰接系统、移动牵拉系统和刚性支撑系统;所述锚固系统(80)和牵引系统(90)设置于主梁支架(10)的两侧侧方;所述转动铰接系统包括有连接拱肋(50)和拱脚(20)的第一转动铰(150),以及设置于拱肋(50)中部的第二转动铰(160);所述移动牵拉系统包括有设置于主梁(30)上的一对移动小车(170)和连接于移动小车(170)上的牵引索,所述一对移动小车(170)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侧的拱肋(50)下方的主梁(30)上,所述刚性支撑系统连接对应一侧的移动小车(170)和拱肋(50)上的第二转动铰(160),所述牵引索的一端固定于移动小车(170)上,另一端在穿过第一转动铰(150)后与牵引系统(90)连接,最后锚固于锚固系统(80)上,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吴健卢冠楠冯国春黄开开张敬弦冯志杰马水英李传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