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412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蓄电池组结构具有:含有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1)的蓄电池(20)、收纳蓄电池(20)的蓄电池壳体(31)、使在蓄电池单元(21)的层叠方向上产生紧固力并将多个蓄电池单元(21)保持为一体的约束带(50)。约束带(50)固定于蓄电池壳体(31)。采用这样的结构,可提供在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下将蓄电池相对于壳体固定的蓄电池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来说涉及蓄电池组结构,更为具体来说,涉及作为动力源 搭载在车辆上的由锂离子电池构成的蓄电池组结构。
技术介绍
关于以往的蓄电池组结构,举例来说,在日本特开平9-120808号公报 中公开了一种层叠密封式碱性蓄电池,该层叠密封式碱性蓄电池以质量轻 且具有高生产性,并且,使约束强度稳定强化,防止使用中的单电池的变 形,实现抑制性能降低为目的(专利文献l)。在专利文献l中,在层叠 的单电池的两端分别配设有端板。各端板的垂直侧壁面由具有带形状的多 个约束带连接固定。约束带为不锈钢钢板制。另夕卜,日本特开2006-24445号公报中公开了以长使用寿命且提高安全 性为目的的电池组(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电池组包含 多个电池槽(電池電槽)、配置在多个电池槽的两端的约束板、为使约束 板之间的距离不变大而约束多个电池槽的约束杆。约束板螺紋固定在收纳 电池组的下壳体。另外,在日本特开2002-34332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以使约束蓄电池 时的作业容易为目的的蓄电池约束结构(专利文献3)。在专利文献3中, 多个蓄电池被约束成一体、构成车辆搭载用的蓄电池组。蓄电池为例如镍 氬电池等。在上述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蓄电池组结构中,由使在单电池的层叠方 向产生紧固力的约束带将多个单电池保持为一体,构成蓄电池组件。将该 蓄电池组件收纳于壳体,制作成蓄电池组时,要求将蓄电池相对于壳体牢 固固定。作为以此为目的的对策,考虑使用例如托架等别的部件将蓄电池3和壳体连接。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蓄电池组的部件数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且 相对于壳体固定蓄电池的蓄电池组结构。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组结构具有含有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的蓄电池, 收纳蓄电池的壳体,使在蓄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产生紧固力并将多个蓄电 池单元保持为一体的约束部件。约束部件被固定于壳体。若采用这样构成的蓄电池组结构,则可利用将多个蓄电池单元保持为 一体的约束部件,作为将蓄电池固定于壳体的部件。由此,能够在抑制部 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下将蓄电池固定于壳体。另外,优选是约束部件由金属形成。若采用这样构成的蓄电池组结构, 则可以更牢固地将蓄电池固定于壳体。另外,优选是壳体和约束部件由导电体形成。壳体电接地。采用这样 构成的蓄电池组结构,是设想当电解液从蓄电池泄漏等时、约束构件和蓄 电池发生短路的情况。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约束部件被固定于电接 地的壳体,因此可以防止触电。另外,优选是壳体含有载置蓄电池的下壳体和以覆盖蓄电池的方式与 下壳体组合的上壳体。约束部件被固定于下壳体。若采用这样构成的蓄电 池组结构,则在蓄电池的组装工序时,可以在将蓄电池载置于下壳体的状 态下固定约束部件和下壳体。因此,可以提高蓄电池组装时的作业性。另外,优选是蓄电池由锂离子电池构成。若釆用这样构成的蓄电池组 结构,则可在内置了锂离子电池的蓄电池组、起到上述任一项所记载的效 果。如上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在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 下相对于壳体固定蓄电池的蓄电池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组结构的蓄电池组的分 解组装图。图2是表示沿图1中的II-II线的蓄电池组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沿图i中的m-m线的蓄电池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i中蓄电池组结构的变形例的剖视图。M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对于 同 一或与其相当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i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组结构的蓄电池组的分解组装图。图2是表示沿图1中的II-II线的蓄电池组的剖视图。参照图1和图2,蓄电池组IO搭载于以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等内燃机和可充放电的蓄电池(二次电池)为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蓄电池组10搭载于车辆上的适当地方,例如搭载于车室内(座位下、控制箱 (console box,小物箱)内等)、行李箱。蓄电池组IO包含有蓄电池20。蓄电池20由锂离子电池构成。蓄电池 20只要是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例如镍氢电 池。蓄电池20含有多个蓄电池单元21。多个蓄电池单元21在图1中箭头 101所示的方向(以下称之为蓄电池单元21的层叠方向)上层叠。在本实 施方式中,并列排列着的蓄电池单元21m和21n的组在箭头101所示的方 向层叠。蓄电池20为方形电池。蓄电池20有例如10kg以上的重量。蓄 电池20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俯视观察时,蓄电池20具有长边和短边。 长边延伸的方向和蓄电池单元21的层叠方向一致。蓄电池单元21包含有正极端子26和负极端子27。多个蓄电池单元21 以在相互相邻的蓄电池单元21之间正极端子26和负极端子27并列的方式 层叠。在相互相邻的蓄电池单元21之间正极端子26和负极端子27由母线 连接。多个蓄电池单元21相互之间电串联连接。由蓄电池保持架34夹持各蓄电池单元21。蓄电池保持架34由聚丙烯 (polypropylene)、聚丙烯的聚合物等树脂材料形成。由蓄电池保持架34 在层叠方向上相互相邻的蓄电池单元21之间形成冷却风通路23。由于充 放电而发热了的蓄电池20通过在冷却风通路23流通的冷却风冷却。由蓄电池保持架34形成将在蓄电池单元21内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气通 路39。图3是表示沿图i中的m-m线的蓄电池组的剖视图。参照图i到图3,在层叠着的蓄电池单元21的两侧配置有端板40和端板41。多个蓄电池单 元21被夹持在端板40和端板41之间。端板40和端板41由聚丙烯、聚丙 烯的聚合物等树脂材料形成。蓄电池组IO包含有作为约束部件的约束带50。约束带50设置为多条。 约束带50由金属形成。约束带50由导电体形成。约束带50例如由钢板形 成。约束带50具有比蓄电池保持架34和端板40、 41大的强度。约束带 50具有带形状。约束带50具有大致矩形的截面形状。约束带50的截面形 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圆形、矩形以外的多边形。约束带50使在蓄电池单元21的层叠方向上产生紧固力。约束带50 设置成沿着蓄电池单元21的层叠方向围绕蓄电池20的周围。由约束带50 推压端板40和端板41,使端板40和端板41之间的距离靠近。通过这样 的结构,使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1由约束带50保持为一体。约束带50包含有作为第1约束带的上侧约束带51和作为第2约束带 的下侧约束带56。上側约束带51从蓄电池20的顶面延伸到侧面。下侧约 束带56从蓄电池20的底面延伸到侧面。上侧约束带51和下侧约束带56 在蓄电池20的侧面上部分重叠。上侧约束带51和下侧约束带56在蓄电池 20的侧面上由销部件58结合。另外,约束带50并不限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仅由上側约束带51 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上侧约束带51结合于端板40和端板41, 使在蓄电池单元21的层叠方向上产生紧固力。蓄电池组IO包含有蓄电池壳体31。蓄电池20被收納于蓄电池壳体31。蓄电池壳体31成为蓄电池组10的外壳。蓄电池壳体31由金属形成。蓄电 池壳体31由导电体形成。为了确保强度,蓄电池壳体31由例如镀锌处理 过的钢板形成。蓄电池壳体31固定于车辆主体。蓄电池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组结构,具有: 含有层叠的多个蓄电池单元(21)的蓄电池(20), 收纳上述蓄电池(20)的壳体(31),和 在上述蓄电池单元(21)的层叠方向上产生紧固力、将多个上述蓄电池单元(21)保持为一体的约束部件(50 ); 上述约束部件(50)固定于上述壳体(3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