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特别是一种智能感知预应力钢棒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预应力钢棒是大跨钢桁架拱桥拱脚结合段的关键构件之一。为确保弦杆的轴力和弯矩能够顺利传递至混凝土拱座,避免拱脚结合段的承压板格构与拱座基础混凝土接触面产生脱空,需要通过张拉主弦杆外的预应力钢棒来平衡弦杆的弯矩,从而使拱脚结合段处于完全承压状态。然而,由于拱脚结合段预应力钢棒数量多、构造复杂且倾斜角度较大,其混凝土接触面的脱空直接影响桥梁的整体受力性能和结构安全性,因此,对预应力钢棒受力状态进行实时准确监测尤为重要。
2、目前,预应力钢棒的受力监测通常借鉴预应力钢绞线和斜拉索的监测方法,例如在锚固端安装压力环或磁通量传感器。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显著不足:一是耐久性较低;二是监测精度有限,磁化过程响应速度慢且数据滞后;三是测量误差较大,受外界温度影响明显,误差通常超过5%。这些问题使现有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长周期监测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的预应力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棒(1),所述钢棒(1)外壁上设有沟槽(11),所述沟槽(11)以所述钢棒(1)的轴线为中心线呈双螺旋线状沿所述钢棒(1)长度方向通体布置,所述沟槽(11)用于设置光纤光栅传感器(12),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12)用于监测所述钢棒(1)轴向方向的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1)包括棒身(13),还包括第一大头端(16),所述第一大头端(16)与所述棒身(13)的一端连接,所述棒身(13)远离所述第一大头端(16)的一端设有第二大头端(17),所述棒身(13)与所述第一大头端(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棒(1),所述钢棒(1)外壁上设有沟槽(11),所述沟槽(11)以所述钢棒(1)的轴线为中心线呈双螺旋线状沿所述钢棒(1)长度方向通体布置,所述沟槽(11)用于设置光纤光栅传感器(12),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12)用于监测所述钢棒(1)轴向方向的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1)包括棒身(13),还包括第一大头端(16),所述第一大头端(16)与所述棒身(13)的一端连接,所述棒身(13)远离所述第一大头端(16)的一端设有第二大头端(17),所述棒身(13)与所述第一大头端(16)之间设有第一外扩段(14),所述棒身(13)与所述第二大头端(17)之间设有第二外扩段(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1)外壁设有加强肋(7),所述加强肋(7)以所述钢棒(1)的轴线为中心线呈螺旋状布置。
4.一种预应力钢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棒结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部(2)与所述钢棒(1)连接,所述锚固部(3)与所述钢棒(1)连接并设置在远离所述张拉部(2)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洋,李松涛,陈克坚,王聪,谭晟,万沐聪,毛嘉川,曾永平,张扬,任政,宋随弟,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