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生物饵料培育,具体涉及一种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水产养殖中,苗种的开口摄食阶段对于整个养殖流程极为重要,是鱼苗培育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口饵料的选择以及投喂方式成为影响鱼苗存活与生长的决定性因素。相较于传统的商业配合饲料,将轮虫、枝角和桡足类等浮游生物用作开口饵料具备诸多优势。其一,在自然环境里,鱼苗通常最先接触到的便是这些浮游生物,鱼苗对它们有着天然的适应性和觅食本能,所以采用生物饵料能够促进苗种的摄食行为。其二,浮游生物富含鱼苗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如高质量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其营养相较于配合饲料更为全面。此外,鱼苗在开口阶段,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消化能力较弱,而生物饵料体型小、容易消化,鱼苗摄食后消化负担小,消化率高,更有利于苗种吸收营养。因此,构建上述生物饵料的规模化培育技术对于苗种早期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若能规模化、连续化地供应高质量的生物饵料,将显著提高鱼苗的培育效果。
2、微藻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浮游动物可以通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肥按照每亩堆肥量180-200kg施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肥源补充与浮游生物群复壮:捕捞3-4天后或生物饵料塘中浮游动物数量明显减少时,向池塘补充氮源和碳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补充的氮源和碳源为发酵豆渣和红糖肥水膏;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肥按照每亩堆肥量180-200kg施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肥源补充与浮游生物群复壮:捕捞3-4天后或生物饵料塘中浮游动物数量明显减少时,向池塘补充氮源和碳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补充的氮源和碳源为发酵豆渣和红糖肥水膏;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生物肥堆放在池塘的四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硅藻为复合硅藻干粉,藻种包括直链藻、角毛藻、针杆藻、菱形藻、股条藻和小环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池塘生物饵料的培育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煜,曲焕韬,张泉恩,李利华,柯伟,朱健,文志豪,鲁雪报,陆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