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129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关节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包括电机,电机的转子通过谐波减速器连接并带动输出法兰同步回转,谐波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柔轮和刚轮,波发生器随转子同步转动;柔轮包括直筒部、应力释放部和连接部,直筒部与波发生器配合并随波发生器动作以将扭矩传递给刚轮,应力释放部从直筒部延伸至连接部并形成轴向的环状凹陷,应力释放部与直筒部以及连接部的连接处顺滑过渡,连接部向四周延伸并固定。通过改进了柔轮结构,提升柔轮结构的整体强度,可提升关节模组的整体可靠性。整体结构得到精简,从而整体减小关节模组的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能够满足仿生机器人和其他小型自动化机器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关节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中,对关节模组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谐波关节模组因其高扭矩密度、高传动精度和结构紧凑等优点,成为当前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2、而柔轮作为谐波减速器中的核心零部件,根据形状分为杯型和帽型两种。在现有技术中,帽型柔轮的底部法兰部分外侧较厚,而内侧连接薄壁筒的部分较薄,并通过光滑圆角过渡,可起到吸收柔轮形变应力的作用,但也增加了加工难度和成本;同时降低了承载能力,在大扭矩输出情况下存在断裂失效风险。

3、同时,现在的关节模组中对于电机端信号检测和输出端信号检测不够完善,一般只通过对输出端进行信号检测或电机端进行信号检测,若同时进行检测则关节模组的整体尺寸会更大,无法有效控制关节模组的整体结构尺寸,从而难以适用于仿生机器人和小型自动化设备中。

4、可见,当前的谐波关节模组还存在亟待改进的空间,应当进行优化提高谐波关节模组的整体机械性能,保持运行中的结构强度,同时还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4),电机(4)的转子(10)通过谐波减速器连接并带动输出法兰(6)同步回转,谐波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9)、柔轮和刚轮(7),波发生器(9)随转子(10)同步转动;所述的柔轮包括直筒部(801)、应力释放部和连接部(803),直筒部(801)与波发生器(9)配合并随波发生器(9)动作以将扭矩传递给刚轮(7),应力释放部从直筒部(801)延伸至连接部(803)并形成轴向的环状凹陷,应力释放部与直筒部(801)以及连接部(803)的连接处顺滑过渡,连接部(803)向四周延伸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中空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4),电机(4)的转子(10)通过谐波减速器连接并带动输出法兰(6)同步回转,谐波减速器包括波发生器(9)、柔轮和刚轮(7),波发生器(9)随转子(10)同步转动;所述的柔轮包括直筒部(801)、应力释放部和连接部(803),直筒部(801)与波发生器(9)配合并随波发生器(9)动作以将扭矩传递给刚轮(7),应力释放部从直筒部(801)延伸至连接部(803)并形成轴向的环状凹陷,应力释放部与直筒部(801)以及连接部(803)的连接处顺滑过渡,连接部(803)向四周延伸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轮(7)与减速器外壳(1)配合并相对转动,刚轮(7)与减速器外壳(1)之间形成交叉滚子轴承结构,交叉滚子轴承结构的内圈与刚轮(7)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法兰(6)上形成有延伸筒部(601),延伸筒部(601)从关节模组的上部延伸至关节模组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伸筒部(601)与转子(10)之间设置有骨架油封(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结构的中空谐波关节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关节模组还包括主控板(16),所述的主控板(16)上设置有电机(4)端编码器和输出端编码器,转子(1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鸿杰何杰唐昌源王一成
申请(专利权)人: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