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动力学与减振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空气阻尼减振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汽车减振器主要为机械式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基本的减振需求,但在复杂的行驶环境中却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些传统减振器无法实现实时调节阻尼力,导致在不同路况下阻尼力的不稳定,难以有效应对多变的行驶条件。例如,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机械式减振器可能无法迅速适应冲击力的变化,从而导致乘坐舒适性下降和驾驶安全性的降低。
2、此外,传统减振器通常依赖于液压油的流动来调整阻尼力,但这种机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和液压油的粘度变化,这会进一步降低减振效果。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液压油的性能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减振器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乘客的舒适感。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已开始探索电磁阻尼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实现动态调节阻尼力,及时响应路况变化,提高车辆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然而,电磁阻尼器通常需要持续的电力供给,这增加了对电源的依赖性,尤其在能源供应不稳定或电力系统故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磁空气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套筒、导轨杆、Halbach永磁体阵列、电磁线圈、小圆片、缓冲导体筒、密封圈、导向滑块。所述导轨杆位于所述套筒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套筒保持同轴,所述套筒的两侧各设有五个节气孔;所述缓冲导体筒套设于所述导轨杆之上,所述导轨杆的两端各配置有一个所述缓冲导体筒,其内径略小于所述套筒;在所述套筒与所述缓冲导体筒之间采用所述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导向滑块套设在所述导轨杆上,并与所述缓冲导体筒紧密接触;所述Halbach永磁体阵列呈螺旋形嵌入于导轨杆内,与所述导轨杆保持同心;所述电磁线圈以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导轨杆上;所述小圆片被嵌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磁空气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套筒、导轨杆、halbach永磁体阵列、电磁线圈、小圆片、缓冲导体筒、密封圈、导向滑块。所述导轨杆位于所述套筒的中心位置,并与所述套筒保持同轴,所述套筒的两侧各设有五个节气孔;所述缓冲导体筒套设于所述导轨杆之上,所述导轨杆的两端各配置有一个所述缓冲导体筒,其内径略小于所述套筒;在所述套筒与所述缓冲导体筒之间采用所述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导向滑块套设在所述导轨杆上,并与所述缓冲导体筒紧密接触;所述halbach永磁体阵列呈螺旋形嵌入于导轨杆内,与所述导轨杆保持同心;所述电磁线圈以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导轨杆上;所述小圆片被嵌入在导轨杆的两端,并且紧邻所述halbach永磁体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空气阻尼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两侧各配置了五个排气孔,旨在与所述缓冲导体筒共同形成缓冲通道,从而产生空气阻尼,并确保气体能够缓慢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缓冲导体筒,其特征在于两端均呈楔形形状,能够有效引导空气流动,减少湍流和涡流的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轩,尚晓凯,白佳沂,牟宗高,杨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