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5501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旨在解决临床显微外科手术中明场成像对微小静脉和近红外I区成像对淋巴管的成像对比度低、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正置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单个硅基探测器,可切换的光学模块等实现了近红外II区的淋巴管荧光成像、静脉负显影及目镜下的明场成像。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血红蛋白和血液的吸收曲线,结合宽场显微系统条件下显微物镜收集光线的特点,创新性地引入416‑456nm波段光的静脉负显影,显著提高静脉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且采用近红外II区荧光成像提升对淋巴管成像的深度和信号背景比,成本低、原理简明,适用于淋巴管‑静脉吻合等显微外科手术,为临床提供更加精细、可靠的成像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显微成像领域,涉及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适用于显微外科手术中的淋巴管与静脉精准定位及可视化。


技术介绍

1、荧光成像能揭示出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和临床诊断中。该技术通过将荧光染料注入生物组织,或将荧光蛋白标记物引入样本中,再用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这些荧光探针产生荧光信号,最后用光学系统将荧光信号聚焦到探测器上生成荧光图像。近年来,基于近红外ii区(900-1880nm)波段的荧光成像技术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与可见光(380-760nm)和近红外i区(760-900nm)波段相比,该波段在生物组织中具有较低的散射和适当的水吸收,其成像具有更大的穿透深度及更高的信号背景比,因而能实现更优的成像效果。

2、此外,血红蛋白对416-456nm波段光的吸收显著强于皮肤和脂肪组织,这一特点足以克服显微物镜受散射光影响大的问题,可以使血管在该波段光的照射下表现出明显的负显影效果,显著增强了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为血管成像和定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3、在临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近红外II区荧光成像通过近红外I区光激发淋巴管内的荧光探针,实现淋巴管的可视化;静脉负显影是利用血红蛋白对特定波段可见光的强吸收特性,增强静脉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明场成像是实现组织切口区域的实时观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LED光源中的白光用于明场成像和静脉负显影的照明,近红外I区光用于激发荧光探针,两种光源可通过控制器快速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近红外ii区荧光成像通过近红外i区光激发淋巴管内的荧光探针,实现淋巴管的可视化;静脉负显影是利用血红蛋白对特定波段可见光的强吸收特性,增强静脉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明场成像是实现组织切口区域的实时观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led光源中的白光用于明场成像和静脉负显影的照明,近红外i区光用于激发荧光探针,两种光源可通过控制器快速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负显影基于血红蛋白和血液的吸收曲线,结合显微物镜收集光线时受散射影响大的特点,引入416-456nm波段光实现静脉负显影,增强静脉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对比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近红外ii区荧光成像的ⅰ号光学立方包括900nm长波通二向色镜、900nm长波通滤光和850nm短波通滤光片;近红外i区光均匀激发淋巴管中的荧光探针,其发射的近红外ii区荧光经物镜成平行光出射,透过900nm长波通二向色镜和900nm长波通滤光片后被套筒透镜聚焦在硅基探测器靶面上,形成淋巴管的近红外ii区荧光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多模态宽场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静脉负显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骏孙思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