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192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9
薄膜电容器(1)具备:电容器元件(10),其包括元件主体(11)和设置于元件主体(11)的端面的外部电极(12);以及引出端子(20),其与外部电极(12)电连接。元件主体(11)是包括在电介质薄膜(例如第一电介质薄膜(53))的至少一个主面设置有金属层(例如第一金属层(55))的金属化薄膜(例如第一金属化薄膜(51))的层叠体。外部电极(12)与金属层(例如第一金属层(55))连接。引出端子(20)焊接于外部电极(12)。外部电极(12)的表面粗糙度Ra为20μm以上且45μm以下,引出端子(20)从外部电极(12)的表面的陷入深度(D)为0.5m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1、作为电容器的一种,已知有如下构造的薄膜电容器:将具有挠性的树脂薄膜用作电介质薄膜,并同时配置有隔着电介质薄膜相互对置的金属层。构成薄膜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来制造:制作出将在电介质薄膜的表面设置有金属层的金属化薄膜卷绕或层叠而成的层叠体,之后,在该层叠体的两端面形成外部电极(也称为金属喷涂电极)。

2、在电容器元件的外部电极连接引线或汇流条等引出端子。作为引出端子的连接方法,例如,举出通过钎焊或电阻焊将引出端子与电容器元件的外部电极接合的方法等。

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该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具有卷绕或层叠金属化薄膜并具有金属喷涂电极的电容器元件、以及与上述金属喷涂电极进行焊料连接的金属条,上述金属条设置有用于进行焊料连接的凸部。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将与电容器元件接合的引线电极设为具有电路上所需的截面面积的金属条而成为可以流动大电流的构造,并且,通过在金属条设置焊料连接用的凸部,而在焊料连接时仅对焊料连接范围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减轻对电容器元件产生的热影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薄膜电容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仓智生川畑淳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