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159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7 18:16
本技术提供一种尾气排放装置,装置包括防倒灌管路、冷凝器和控压阀,防倒灌管路用于通过排气管路连接至抽负压装置,冷凝器的进气端用于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工艺腔室,冷凝器的出气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防倒灌管路,控压阀设置在第二管路上。如此,本技术通过在排气管路和控压阀之间配置防倒灌管路,可以增加对水汽的冷凝效果,减少排气管路中的冷凝水量,且防倒灌管路对冷凝水起到了防倒灌作用,避免冷凝水倒灌入控压阀造成控压阀控压不稳定的情况发生,进而也避免了控压阀中产生盐酸导致控压阀被腐蚀的情况发生。并且,防倒灌管路还可以避免异物通过排气管路和第二管路直接掉落至控压阀中而影响控压阀的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尾气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尾气排放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尾气排放装置应用于湿氧氧化工艺,尾气排放装置包括冷凝器30、控压阀60和集水器90,冷凝器30通过第一管路20连接至工艺腔室10,冷凝器30通过排气管路70连接至抽负压装置80,控压阀60设置在排气管路70上,冷凝器30和控压阀60还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集水器90,控压阀60用于调整排气管路70的开合度,抽负压装置80对排气管路70进行抽吸。

2、如上的尾气排放装置中,冷凝器30将工艺腔室10中排出的含有大量水汽的工艺尾气进行冷凝,经过冷凝器30处理后的工艺尾气再经排气管路70排入厂务的尾气处理装置中,从而对工艺尾气进行反应处理。整个尾气排放装置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控压阀60对应的管路和冷凝器30对应的管路排放至集水器90中。

3、然而,在验证大流量且长时间的湿氧工艺下产生的水汽较多,冷凝器30无法将水汽全部冷凝,且尾气采用向上排出的方式,会造成以下影响:

4、1.控压阀60上方的管路形成大量冷凝水,控压阀60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管路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防倒灌管段和第二防倒灌管段,所述第一防倒灌管段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一防倒灌管段和所述第二管路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二防倒灌管段与所述排气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二防倒灌管段和所述排气管路呈夹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倒灌管段和所述第二管路所呈夹角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倒灌管段和所述第二防倒灌管段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管路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防倒灌管段和第二防倒灌管段,所述第一防倒灌管段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一防倒灌管段和所述第二管路呈夹角布置;所述第二防倒灌管段与所述排气管路连通,且所述第二防倒灌管段和所述排气管路呈夹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倒灌管段和所述第二管路所呈夹角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倒灌管段和所述第二防倒灌管段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灌管路还包括第三防倒灌管段,所述第三防倒灌管段具有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出液口、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二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