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栅,用于将来自于光源的光线反射到被照射面,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一横截面;以及多个反射单元,每个反射单元都结合到所述支撑框架上并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面,每个所述反射面都被构造成将入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反射到被照射面,其中,在所述多个反射单元中,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所述横截面之间的锐角角度小于远离所述光源的另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所述横截面之间的锐角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这种光栅的照明装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日常照明系统中的光栅,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均勻分布来 自光源的光线的光栅以及包括这种光栅的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台灯是一种常用的照明工具,一般由灯座、灯杆、灯罩及电路系统组成,通过灯泡, 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光线不佳的视觉环境下,如室内、晚间,为使用者在阅读、工作时提供 照明。在例如台灯之类的照明系统中,由于光源近似为一个点或者一条线,而被照射区域往 往是一个平面,使被照射区域的各部分与光源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分布在被照射区域的 不同部分内的光线强弱不均勻。在光线不均勻的照明环境下长时间用眼,人们容易造成视 觉疲劳,进而影响视力,甚至导致近视。所以,能够提供均勻光照环境的照明系统,对于保护 阅读者的视力是非常有益的。在公开号为US5008791的美国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光栅,如图9所示,该光栅100 包括多个网格型的光栅单元,各个光栅单元具有相同的构造。这种光栅例如与壁灯配合使 用,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遮光和均光的效果。但在光源不能覆盖所有光栅单元的情况下,由 于不同的光栅单元与光源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不同,导致分布在被照射区域的不同部分内的 光线强弱仍然不均勻。在公开号为CN2558850Y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提出一种用于荧光灯具上的遮 光格栅片,如图10所示,多个这种遮光格栅片可以安装在荧光灯具上,单个遮光格栅片200 由光泽表面的金属片弯折和凹曲而成,其截面基本成等腰三角形形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获得了遮光和均光的效果。但由于每个遮光格栅片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导致分布在被照 射区域的不同部分内的光线强弱仍然不均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光栅和设有这种光栅的 照明系统,其能够增加分布在被照射区域的不同部分内的光线的均勻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用于将来自于光源的光线反射到被照射面,包 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一横截面;以及多个反射单元,每个反射单元都结合到所 述支撑框架上并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面,每个所述反射面都被构造成将入射到反射面上的光 线反射到被照射面,其中,在所述多个反射单元中,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面 与所述横截面之间的锐角角度小于远离所述光源的另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所述横截 面之间的锐角角度。在上述光栅中,所述多个反射单元设置成相互平行。在上述光栅中,每个所述反射单元都成环形,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件结合到所述 支撑框架上。在上述光栅中,所述多个反射单元包括第一组反射单元和第二组反射单元,所述第一组反射单元中的每一个反射单元和第二组反射单元中的每一个反射单元相互垂直。上述光栅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多个固定装置,以通过所述固定装 置将所述光栅安装到安装在所述光源上的反光罩上。在上述光栅中,所述多个固定装置以卡扣方式结合到所述反光罩上。在上述光栅中,每个所述反射单元包括两个反射面。在上述光栅中,在所述多个反射单元中,距离所述光源最近的第一反射单元的反 射面与所述横截面之间的锐角角度为40-50度,与所述第一反射单元相邻的第二反射单元 的反射面与所述横截面之间的锐角角度为55-65度,位于远离所述光源的方向上并与所述 第二反射单元相邻的第三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所述横截面之间的锐角角度为80-90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反光罩,所述反光 罩围绕所述光源设置以反射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上述的光栅;以及设置在所述光栅的支撑 框架上的多个固定装置,以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将所述光栅安装到安装在所述光源上的反光 罩上。在所述照明装置中,所述多个固定装置以卡扣方式结合到所述反光罩上。附图说明本技术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设有根据本技术的光栅的照明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将光栅安装在发光罩上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光栅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沿图3的光栅的剖视图。图5是图3所示光栅的仰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光栅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光栅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光栅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光栅的示意图。图10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光栅的示意图。结合附图并参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申 请的进一步的公开、目的、优点和方面,所给出的这些附图和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相同的部件。下面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栅和照明系统。参 见图1,在此实施例中,照明系统例如可以是一种台灯。该台灯包括用于支撑台灯的主体部 分的底座1 ;安装在底座1上的支架2 ;安装在支架2顶端的例如灯泡之类的光源3 ;围绕光 源3设置在支架2顶端的反光罩4,该反光罩4具有例如可以是内凹式半球形的反射面,以 反射从光源3发出的光;以及光栅5,该光栅5用于将来自于光源和反光罩4的光线反射到 被照射面6。 图2示出了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栅6。光栅6包括大致圆弧形的支撑框架51, 该支撑框架51的形状与反光罩4下部开口的形状相对应,以通过固定装置结合到反光罩4 上,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一与光源反射的光线中的中心光线基本上垂直的(例如位于支撑框 架最下部的)横截面P ;多个反射单元52,每个反射单元52都例如通过插接、螺纹或者焊 接方式结合到支撑框架5上,每个反射单元52包括两个反射面521和522,每个反射面521 和522都被构造成将来自于光源3和反光罩4 (即入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反射到被照射 面6。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有5个反射单元52,并且在这5个反射单元中,如果以中 间的一个反射单元的平行于该横截面P的轴线为中轴,则其余的4个反射单元相对于该中 轴彼此平行地对称设置。 在5个反射单元52中,靠近光源3的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横截面P之间的锐 角角度Q1小于远离所述光源的另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横截面P之间的锐角角度α2。 例如,在图3-5中,位于中间的第一反射单元的两个反射面分别与横截面P之间的锐角的角 度α !小于与该中间的反射单元相邻的反射单元的两个反射面分别与横截面P之间的锐角 的角度α 2,位于远离光源3的方向上并与第二反射单元相邻的第三反射单元的两个反射面 分别与横截面P之间的锐角角度α 3小于第二反射单元的两个反射面分别与横截面P之间 的锐角角度α2。例如第一反射单元的锐角角度Q1可以是40-50度,优选为45度;第二反 射单元的锐角角度α 2可以是55-65度,优选为60度;第三反射单元的锐角角度α 3可以是 80-90度,甚至为85度。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了光栅包括5个反射单元的实施例,但 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理解也可以设置6-9个反射单元52,反射单元的数量可以 为单数或者偶数。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栅5’。光栅5’包括3个呈 环形的反射单元52’,这些环形的反射单元52’依次以相等或者不等的距离同心地设置,每 个反射单元52’都包括两个成角度布置的反射面,以将来自于光源3和反光罩4 (即入射到 反射面上)的光线反射到被照射面;以及3个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栅(5、5’和5”),用于将来自于光源(3)的光线反射到被照射面(6),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51、51’和51”),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一横截面;以及多个反射单元(52、52’、52a”和52b”),每个反射单元都结合到所述支撑框架上并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面(521和522),每个所述反射面都被构造成将入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反射到被照射面(6),其中,在所述多个反射单元中,靠近所述光源(3)的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所述横截面之间的锐角角度小于远离所述光源的另一个反射单元的反射面与所述横截面之间的锐角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锋,刘娜,杨兴朋,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