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碰撞安全试验,具体涉及一种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目前,针对小偏置碰撞工况的乘员保护是车辆结构开发中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自从美国iihs设计并推广车辆的小偏置碰撞测试之后,引起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小偏置碰撞测试结果逐渐成为汽车产品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中国ciasi也开始引进小偏置碰撞测试,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2、经交通事故分析发现,小偏置碰撞工况是车辆碰撞中的常发工况。由于障碍物只覆盖车前较小的宽度(测试中为1/4),碰撞过程中,纵梁等主要的吸能部件并不能参与变形吸能,巨大的碰撞能量最终可能加载在乘员舱上,从而使乘员舱发生明显的失效、变形,侵入乘员生存空间,威胁乘员安全。
3、目前应对小偏置碰撞工况主要的技术路线是“使车身前部结构尽可能多吸收碰撞能量,将传递至乘员舱的碰撞能量降至最低”,即硬扛策略,对车身前部结构进行专门的设计优化,包含但不限于加强前部结构在碰撞过程中的参与度(如加宽吸能盒、纵梁等),加强乘员舱的主要承载部件(如a柱立柱、门槛梁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区间结构的第一结构参数和所述第二区间结构的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测试,确定第一区间结构对应的第一侧滑力和第二区间结构对应的第二侧滑力,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区间结构和第二区间结构进行仿真测试,获取第一区间结构对应的第一加速度和第二区间结构对应的第二加速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区间结构的第一结构参数和所述第二区间结构的第二结构参数进行仿真测试,确定第一区间结构对应的第一侧滑力和第二区间结构对应的第二侧滑力,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区间结构和第二区间结构进行仿真测试,获取第一区间结构对应的第一加速度和第二区间结构对应的第二加速度,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偏置碰撞侧滑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偏置避障条件为所述第一侧滑力使所述第一区间结构的碰撞偏移量达到第一预设位置,且所述第二侧滑力使所述第二区间结构的碰撞偏移量达到第二预设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衡,岳鹏,郑颢,李伟,谷宗强,苏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