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桌面级异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国内的桌面级机器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块化设计、异构底盘结构优化、人机交互技术和智能控制等方面。国外的桌面级机器人研究关注的焦点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机器学习算法的优化、机器人感知技术和用户体验设计等。一些研究团队致力于提高桌面级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和任务。同时,还有研究关注桌面级机器人在特定应用领域的性能优化,如在办公环境中的协作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的服务机器人等。随着多机器人系统向大规模发展,缩小单体机器人尺寸和成本,发展桌面级实验机器人可以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低成本、占地空间小且便携的实验设备。但目前尚缺少这类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面级异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桌面级异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包括电池包ⅰ、模块化机身ⅱ、异构底盘ⅲ和控制器;其中,模块化机身ⅱ的后端面为第一安装面,下端面为第三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面级异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级异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包括电池包Ⅰ、模块化机身Ⅱ、异构底盘Ⅲ和控制器(11);其中,模块化机身Ⅱ的后端面为第一安装面(7),下端面为第三安装面(3);电池包Ⅰ的内部设有电池,前端面为第二安装面(2);异构底盘Ⅲ的内部安装有与滚轮相连的电机,上端面为第四安装面(4);第一安装面(7)与第二安装面(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滑移槽,电池包Ⅰ通过这两个滑移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模块化机身Ⅱ的后端面上;第三安装面(3)与第四安装面(4)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滑移槽,模块化机身Ⅱ通过这两个滑移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异构底盘Ⅲ的顶面上;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面级异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级异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包括电池包ⅰ、模块化机身ⅱ、异构底盘ⅲ和控制器(11);其中,模块化机身ⅱ的后端面为第一安装面(7),下端面为第三安装面(3);电池包ⅰ的内部设有电池,前端面为第二安装面(2);异构底盘ⅲ的内部安装有与滚轮相连的电机,上端面为第四安装面(4);第一安装面(7)与第二安装面(2)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滑移槽,电池包ⅰ通过这两个滑移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模块化机身ⅱ的后端面上;第三安装面(3)与第四安装面(4)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滑移槽,模块化机身ⅱ通过这两个滑移槽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异构底盘ⅲ的顶面上;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轶然,吴冉冉,刘祥奥,吴孟丽,王旭浩,郭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