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及裂片方法。
技术介绍
1、柔性组件需要将大电池片裂开成小电池片,并进行横纵两个方向等间距排列,多个小电池片之间横纵都有间隙,来实现柔性卷绕功能。
2、然而,传统实现柔性组件电池片大片裂成小片,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将大片大电池片掰成一粒一粒的小电池片,这种生产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如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昂以及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3、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该部分内容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
技术介绍
,而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或公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人工将大片大电池片掰成一粒一粒的小电池片,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昂以及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及裂片方法,该装置具备横向裂片后再进行纵向裂片等功能。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无需人工干预的全自动化生产,具有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和提升生产效率等优点。
2、为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保护层、粘合胶和硅片,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硅片上均设置有互相对齐的划痕,所述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第一裂片机构和第二裂片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裂片机构和第二裂片机构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沿所述输送方向运输所述电池片,所述第一裂片机构用于从第一方向将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硅片沿所述划痕断裂以使所述电池片分裂为由粘合胶连接的多条,所述第二裂片机构用于从第二方向将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硅片沿所述划痕断裂以使多条所述电池片分裂为多个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保护层、粘合胶和硅片,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硅片上均设置有互相对齐的划痕,所述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包括机架、输送机构、第一裂片机构和第二裂片机构,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裂片机构和第二裂片机构沿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沿所述输送方向运输所述电池片,所述第一裂片机构用于从第一方向将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硅片沿所述划痕断裂以使所述电池片分裂为由粘合胶连接的多条,所述第二裂片机构用于从第二方向将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硅片沿所述划痕断裂以使多条所述电池片分裂为多个互相由粘合胶连接的小电池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片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驱动件、第一连接件、第一滚压轮、第一随动皮带和两个第一随动皮带轮,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从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伸入所述输送机构的底面,所述第一滚压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所述第一随动皮带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顶面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一随动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随动皮带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片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一检测开关,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随动皮带的两端,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片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裂片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裂片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驱动件、第二连接件、第二滚压轮、第二随动皮带和两个第二随动皮带轮,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部从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伸入所述输送机构的底面,所述第二滚压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部,所述第二随动皮带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顶面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二随动皮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随动皮带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裂片机构还包括两个第二检测开关,两个所述第二检测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随动皮带的两端,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片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二裂片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横纵裂片装置还包括调转机构,所述调转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裂片机构和第二裂片机构之间,所述调转机构包括第三支撑座和弧形挡边,所述第三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弧形挡边的顶部与所述第三支撑座连接,所述弧形挡边的底部贴近所述输送机构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组件电池片自动横纵裂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横纵裂片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阻挡机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阻挡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裂片机构之前,另外一个所述第一阻挡机构设置于所述调转机构和所述第二裂片机构之间,所述第一阻挡机构包括第四支撑座、第三驱动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一竖直挡板,所述第四支撑座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四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新旺,敖兴奎,张华清,
申请(专利权)人: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