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598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后部配置有拖曳机构的卷线器,抑制因液体向拖曳机构的浸入的而引起的拖曳力的变动。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具有:卷筒本体(7)、拖曳机构(8)、盖构件(9)、第1密封构件(61)、及第2密封构件(62)。卷筒本体(7)具有:卷线胴部(7a)、及分别设在卷线胴部前后的前后凸缘部(7b、7c)。拖曳机构具有可接触螺合于卷筒轴先端上的拖曳操作部(70)及后凸缘部的后面且在被限制朝后方的移动的状态下配置在卷筒轴上的第1摩擦部(71)。盖构件从后方覆盖第1摩擦部地设在卷筒本体上。第1密封构件装设在盖构件及后凸缘部之间。第2密封构件装设在卷筒轴及盖构件之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筒,尤其是有关装设在可前后移动自如地设在旋转的卷线器本体上的卷筒轴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
技术介绍
在内藏有拖曳机构的前拖曳型的旋转卷线器中,卷筒经由拖曳机构连结在卷筒轴的先端。这种卷筒具有卷线胴部、在卷线胴部的两端呈大直径形成的前后的凸缘部、及与后凸缘部一体形成的筒状的裙部。拖曳机构具有拖曳操作部、及配置在形成于卷线胴部的内部的拖曳收纳空间且由拖曳操作部按压的摩擦部。摩擦部具有对于卷筒轴不可旋转的第1碟片、及对于卷筒不可旋转的第2碟片。在大型的旋转卷线器中,为了以紧凑的卷筒确保大号的粗钓线的卷线量,而将卷线胴部形成较细。在这种旋转卷线器中,因为卷线胴部的直径比较小,所以无法将可以获得对应粗钓线的充分的拖曳力的拖曳收纳空间确保于卷线胴部内。因此,将拖曳机构的摩擦部配置在卷筒后部(具体地说在裙部内)而不是卷线胴部的卷筒已揭示于实公平6-16512号公报中。前述公报所揭示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在后凸缘部的后面形成朝后方突出的筒状的拖曳收纳部,且将具有第1和第2碟片的摩擦部收纳在该拖曳收纳部内。摩擦部在朝后方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配置成可接触后凸缘部的后面。在卷筒轴的先端螺合有供按压摩擦部用的拖曳操作部。在拖曳收纳部的后面,螺丝固定有供防止摩擦部脱落的脱落防止手段。脱落防止手段装设成覆盖摩擦部的后部。这种结构的现有卷筒中,因为利用脱落防止手段防止摩擦部脱落,所以将卷筒从卷筒轴取下时,摩擦部也就这样地与卷筒一起从卷筒轴取下。而且,以往,卷筒本体的卷线胴部及后凸缘部及裙部多一体形成。在此,卷线胴部及后凸缘部因为钓线始终接触,所以需要使用抗食性高的金属。因此,以往,即使是铝合金,考虑将卷线筒部一体形成而使用具有比较高抗食性或施有抗食性高的表面处理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前述现有的结构中,因为利用脱落防止手段覆盖摩擦部,所以灰尘或砂等的异物不容易侵入拖曳碟片。但是,卷筒的裙部及转子之间隔有间隙,所以用液体洗净卷线器时,液体容易从间隙浸入。液体从裙部及转子的间隙浸入的话,液体会从脱落防止构件及卷筒轴的间隙、或脱落防止构件及拖曳收纳部的间隙浸入拖曳机构内部而弄湿摩擦部内的碟片而有可能使拖曳力变动。而且,现有的结构中,因为在卷线胴部及后凸缘部需要耐食性,而使用具有高抗食性的轻量合金(例如铝合金)或施有抗食性高的表面处理的材料。抗食性高的合金,通常与抗食性低的相比成为泛白不鲜艳的颜色,而与抗食性低的相比不容易获得高级感的金属光泽。而且,施有抗食性高的表面处理的情况下,除了颜色被制限之外,表面成为不鲜艳的感觉,还是不容易获得有高级感的金属光泽。另一方面,裙部是不使钓线卷入转子而覆盖圆筒部的构件。因此,裙部与附有盐水的钓线始终接触的卷线筒部及后凸缘部相比,是在抗食性方面制限较少的环境下。而且,裙部因为随时露出,所以在卷筒中是最醒目的构件,是可以作为卷筒全体而表现有高级感的装饰的零件。但是,前述现有的结构中,因为裙部及卷线胴部及后凸缘部以抗食性高或施有抗食性高的表面处理的材料一体形成,所以钓线接触部分的抗食性虽可以维持,但成为裙部不鲜艳的被制限的颜色,而有不容易提高缘部的装饰性的问题。而且,前述现有的结构中,因为卷筒后退时接近转子的圆筒部的裙部的内部配置有拖曳机构的摩擦部,所以摩擦部的卷筒轴向的尺寸受制限。因此,摩擦部的碟片的数量受制限,即使加大碟片的直径,也难以获得充分的拖曳力。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在拖曳机构被配置在后部的卷筒中,可以抑制因液体浸入拖曳机构所产生的拖曳力的变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课题为在拖曳机构被配置在后部的卷筒中,维持钓线接触部分的抗食性并提高裙部的装饰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课题为在后部具有拖曳机构的卷筒中,容易获得充分的拖曳力。专利技术1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是一种装设在可前后移动自如地设在旋转卷线器的卷线器本体上的卷筒,其特征为,具有卷筒本体,具有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前述卷筒轴上的筒状的卷线胴部、及分别设在前述卷线胴部的前后且直径比前述卷线胴部大的前后的凸缘部;拖曳机构,具有使按压前述卷线胴部地螺合在前述卷筒轴的先端上的拖曳操作部、及可接触前述后凸缘部的后面且在限制朝后方的移动的状态下配置在前述卷筒轴上的第1摩擦部;从后方覆盖前述第1摩擦部地不可旋转地设在前述卷筒本体上的盖构件;装设在前述盖构件及前述卷筒本体之间,密封两者的间隙的第一密封手段;及装设在前述卷筒轴及前述盖构件之间,密封两者的间隙的第2密封手段。这种旋转卷线器中,旋转拖曳操作部的话,经由卷线胴部按压第1摩擦部。第1摩擦部因为朝后方的移动被限制,所以卷线胴部被按压的话,第1摩擦部及卷线胴部的压接力会变化,而使拖曳力变动。此第1摩擦部是由盖构件从后方覆盖。而且,盖构件及卷筒本体的间隙是由第1密封手段塞住,盖构件及卷筒轴的间隙是由第2密封手段塞住。在此,因为以盖构件将第1摩擦部从后方覆盖,并且,盖构件与卷筒本体及卷筒轴的间隙是由密封构件密封,所以即使液体从卷筒及转子的间隙浸入也不容易浸入拖曳机构。因此,第1摩擦部不容易弄湿,而可以抑制拖曳力的变动。专利技术2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是在专利技术1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中,前述卷筒本体具有从前述后凸缘部的外周部朝向后方延伸的筒状裙部。专利技术3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是在专利技术2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中,在前述裙部及前述盖构件的外周部之间,可将卷取钓线的转子的圆筒部的先端配置在前述卷线胴部上。这种情况下,转子的圆筒部的先端可配置在裙部及盖构件的外周部之间。因此,即使在卷筒的后部配置拖曳构件使卷筒朝后退端退入时,盖构件也不会与转子的圆筒部的先端冲突。因此,对于卷筒的前后移动不需考虑拖曳机构的卷筒轴向的尺寸,而可以实现紧凑的卷线器。专利技术4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是在专利技术1至3中任一种旋转卷线器的卷筒中,还具有不可旋转且轴向不可移动地装设在前述卷筒轴上,且经由轴承可旋转自如地支撑前述卷线胴部的第1支撑部;前述第2密封手段装设在前述第1支撑部上,密封前述第1支撑部及前述盖构件之间的间隙。这种情况下,因为将支撑部设在卷筒轴上、以第2密封手段密封支撑部及盖构件的间隙,所以支撑部及盖构件的间隙变小,而容易以第2密封手段密封间隙。专利技术5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是在专利技术1至4中任一种旋转卷线器的卷筒中,前述第2密封手段为接触前述盖构件的先端具有突出的肋的带有肋的密封构件。这种情况下,利用突出的肋的接触来密封,所以旋转抵抗变小。专利技术6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是在专利技术1至5中任一种旋转卷线器的卷筒中,在前述后凸缘部的后面,形成可收纳前述第1摩擦部的朝后方向突出的筒状的拖曳收纳部,前述盖构件螺合于前述拖曳收纳部的外周面上,前述第1密封手段为装设在前述外周面及盖构件之间的O形环。这种情况下,因为将盖构件螺合在筒状的拖曳收纳部的外周面上来固定,所以不需要使用螺孔或螺丝等,使盖构件的固定构造变得简单。而且,因为以O形环密封,密封构造也变得简单。专利技术7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是在专利技术1至6中任一种旋转卷线器的卷筒中,在前述卷筒本体的前面,还具有密封前述卷线胴部及卷筒轴之间的间隙的第3密封手段。这种情况下,因为也可以从卷筒的前面防止液体的浸入,所以使第1摩擦部更不容易弄湿,而使拖曳力的变动变得更少。专利技术8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是在专利技术1至7中任一种旋转卷线器的卷筒中,还具有设在前述盖构件上,当前述拖曳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卷线器的卷筒,装设在可前后移动自如地设在旋转卷线器本体上,其特征为,具有: 卷筒本体,具有: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前述卷筒轴上的筒状的卷线胴部、及分别设在前述卷线胴部的前后且直径比前述卷线胴部大的前后的凸缘部; 拖曳机构,具有:使按压前述卷线胴部地螺合在前述卷筒轴的先端上的拖曳操作部、及可接触前述后凸缘部的后面且在限制朝后方的移动的状态下配置在前述卷筒轴上的第1摩擦部; 从后方覆盖前述第1摩擦部地不可旋转地设在前述卷筒本体上的盖构件; 装设在前述盖构件及前述卷筒本体之间,密封两者的间隙的第1密封手段; 装设在前述卷筒轴及前述盖构件之间,密封两者的间隙的第2密封手段。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1-5-18 148816/01;JP 2001-5-18 148817/01;JP 21.一种旋转卷线器的卷筒,装设在可前后移动自如地设在旋转卷线器本体上,其特征为,具有卷筒本体,具有可旋转自如地装设在前述卷筒轴上的筒状的卷线胴部、及分别设在前述卷线胴部的前后且直径比前述卷线胴部大的前后的凸缘部;拖曳机构,具有使按压前述卷线胴部地螺合在前述卷筒轴的先端上的拖曳操作部、及可接触前述后凸缘部的后面且在限制朝后方的移动的状态下配置在前述卷筒轴上的第1摩擦部;从后方覆盖前述第1摩擦部地不可旋转地设在前述卷筒本体上的盖构件;装设在前述盖构件及前述卷筒本体之间,密封两者的间隙的第1密封手段;装设在前述卷筒轴及前述盖构件之间,密封两者的间隙的第2密封手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其特征为,前述卷筒本体具有从前述后凸缘部的外周部朝向后方延伸的筒状裙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其特征为,在前述裙部及前述盖构件的外周部之间,可将卷取钓线的转子的圆筒部的先端配置在前述卷线胴部上。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其特征为,还具有不可旋转且轴向不可移动地装设在前述卷筒轴上,且经由轴承可旋转自如地支撑前述卷线胴部的第1支撑部;前述第2密封手段装设在前述第1支撑部上,密封前述第1支撑部及前述盖构件之间的间隙。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其特征为,前述第2密封手段为接触前述盖构件的先端具有突出的肋的带有肋的密封构件。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其特征为,在前述后凸缘部的后面,形成可收纳前述第1摩擦部的朝后方向突出的筒状的拖曳收纳部,前述盖构件螺合于前述拖曳收纳部的外周面上,前述第1密封手段为装设在前述外周面及盖构件之间的O形环。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卷线器的卷筒,其特征为,在前述卷筒本体的前面,还具有密封前述卷线胴部及卷筒轴之间的间隙的第3密封手段。8.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风吕本仪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