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866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聚酯纤维面料力学强度低以及持久抗菌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的合成原料包括复合负离子粉、复合抗菌剂、改良分散剂、偶联剂混合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和催化助剂。通过控制复合负离子粉其中组分的比例以及粒径大小使得面料的负离子能够持续释放;通过改变复合负离子粉和复合抗菌剂的用量来提高面料的持续抗菌能力;通过制备改良分散剂以及偶联剂混合物提高了面料的顶破强度;通过控制合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参数条件以及缩聚的时间和温度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损强度;通过控制纺织过程中的参数条件提高了面料的断裂伸长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面料,具体为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酯纤维有着很多优点,包括高断裂强度、适中的回弹性、良好的耐热和耐光性。在多种使用条件下聚酯纤维能保持稳定的形状,使得织物具有耐洗耐穿的特性,使得聚酯纤维在家居纺织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聚酯纤维吸湿性能较差,并且容易产生细菌,在很多场合限制了聚酯纤维的发展。

2、在聚酯纤维中引入负离子助剂是一种常见的提高抗菌能力的技术,当负离子聚酯纤维面料与人体皮肤产生摩擦时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空气负离子,起到消除异味、净化空气、抗菌抑菌的作用,但是在合成过程中仍然存在颗粒团聚导致改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3、专利cn112442745b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响应负离子释放抗菌功能聚酯及其纤维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采用全新的负离子释放/抗菌机理制备新的负离子释放/抗菌纤维,纤维直径可以做到超细纤维,纤维可以做成白色/浅色,具有永久性负离子释放/抗菌功能。但是该专利技术的负离子释放/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负离子粉为电气石粉、石英粉和碳纤维的混合物;所述电气石粉、所述石英粉和所述碳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3-9:2:1;所述复合负离子粉的粒径为450nm-6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混合物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钛酸四丁酯和铝酸三(2-乙烯基苯基)酯的混合物;所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钛酸四丁酯和所述铝酸三(2-乙烯基苯基)酯的重量份数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负离子粉为电气石粉、石英粉和碳纤维的混合物;所述电气石粉、所述石英粉和所述碳纤维的重量份数比为3-9:2:1;所述复合负离子粉的粒径为450nm-6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混合物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钛酸四丁酯和铝酸三(2-乙烯基苯基)酯的混合物;所述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钛酸四丁酯和所述铝酸三(2-乙烯基苯基)酯的重量份数比为5-7:3: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助剂为三氧化二锑、四氯化钛和氯化锌中的一种。

5.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温度te1为220℃-23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离子抗菌聚酯纤维面料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朝阳吴庆业邱笑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珂莱蒂尔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