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8252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4 12: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所述车顶包括车顶型材,所述自适应调整装置包括对车顶轮廓进行刚性约束的自适应模块、施压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自适应模块,包括跨梁和自适应压块,所述跨梁跨接在所述车顶板型材的顶部,所述自适应压块至少设置在所述跨梁对应所述车顶型材翻边位置处,所述自适应压块与所述跨梁的固定角度、固定位置以及所述自适应压块的压合面位置可根据所述车顶型材翻边处的结构特征自适应调整;施压模块,一端与所述自适应模块抵压,另一端与所述调整模块连接,对所述自适应模块施加压合力;调整模块,与所述施压模块连接,调整所述施压模块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尤其是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生活节奏不断提高,轨道交通行业在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复兴号高速动车组车体总组过程中,先放置底架,其次立端墙,再次立侧墙,最后扣车顶,车顶是总组过程中最后安装的一个大部件,车顶与侧墙连接处是两条25m长搭接焊缝,车顶在外,侧墙在内,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调整车顶四周型材翻边处来适应车顶与侧墙和端墙焊缝的错边、坡口宽度等尺寸。当用刚性工装工具进行调整,并且在所有焊缝焊接完毕后,在刚性约束应力的作用下,车顶中部的轮廓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焊后需在车顶正面进行机械调修,在车体内侧用工艺撑杆进行拉拽或外顶,保证轮廓度符合相关要求。整个安装流程复杂耗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操作者一直在重复相同工作,多次机械调修导致车体型材强度降低,外观凹凸不平整,因此急需改进工艺流程,提升车体总组装效率,提高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所述车顶包括车顶板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整装置包括对车顶轮廓进行刚性约束的自适应模块、施压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模块包括液压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安装导轨,所述施压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导轨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与滑轨滑动连接,带动所述施压模块沿所述车顶的长度方向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所述车顶包括车顶板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整装置包括对车顶轮廓进行刚性约束的自适应模块、施压模块和调整模块,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模块包括液压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安装导轨,所述施压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导轨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与滑轨滑动连接,带动所述施压模块沿所述车顶的长度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车顶轮廓自适应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模块上设置有调整所述施压模块高度的伸缩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禧铭曲平先张旗徐浩翔管振全王可欢徐鹏涛董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