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678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依次包括储药层、隔膜层和空白微针层,所述空白微针层由丝素蛋白构成,包括基体和由所述基体向外延伸的针体,所述储药层覆盖在所述隔膜层远离所述针体的一侧;所述储药层包括丝素蛋白与氨甲环酸,所述隔膜层位于所述储药层与空白微针层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储药层的载氨甲环酸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能够实现释放时长的增加(体外14h,体内24h),以及能在微针与皮肤之间形成较大的氨甲环酸浓度差,为氨甲环酸的透皮释放提供稳定的推动力,使得一定时间后达到稳定的药物释放速率,从而达到长时间稳定给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剂学领域,特别是透皮给药和丝素蛋白微针,具体涉及一种含隔膜层的载氨甲环酸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及该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黄褐斑在肤色较深的女性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可达9-50%。黄褐斑一般表现为棕色至灰色的斑块,其持续性地反复发作会造成炎症刺激和色素沉着过度,进一步导致斑块数量的增多和颜色的加深,对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临床上,黄褐斑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的增高以及内皮素-1(ef-1)的大量表达,从而使得黑色素细胞树状结构增多,促进了新增黑色素的转移与沉积。

2、大量的研究证明了氨甲环酸作为治疗黄褐斑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氨甲环酸主要以口服、注射以及透皮给药的方式进行递送。市场上较为普遍的黄褐斑透皮制剂为乳液和乳膏的形式,无法绕过皮肤屏障,主要依赖于药物本身的扩散行为以及促渗剂的促渗能力。考虑到氨甲环酸具有水溶性高、分子量小等特点,难以有效地突破皮肤屏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微针透皮给药技术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3、微针作为一种有效的透皮递送载体,具有多个物理参数可供调整,以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储药层、隔膜层和空白微针层,所述空白微针层由丝素蛋白构成,包括基体和由所述基体向外延伸的针体,所述储药层覆盖在所述隔膜层远离所述针体的一侧;所述储药层包括丝素蛋白与氨甲环酸,所述隔膜层位于所述储药层与空白微针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层的材质为醋酸纤维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层的厚度为10μm-200μm;所述储药层的厚度为100μ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储药层、隔膜层和空白微针层,所述空白微针层由丝素蛋白构成,包括基体和由所述基体向外延伸的针体,所述储药层覆盖在所述隔膜层远离所述针体的一侧;所述储药层包括丝素蛋白与氨甲环酸,所述隔膜层位于所述储药层与空白微针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层的材质为醋酸纤维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层的厚度为10μm-200μm;所述储药层的厚度为100μm-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层中丝素蛋白的结晶结构为silk i结晶结构;和/或,所述空白微针层中丝素蛋白的结晶结构为silk i结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层中氨甲环酸的载药量为0.1-5mg/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式丝素蛋白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微针层的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铁玲贾天硕曹亦佳丁颢谭郭泓芳秦雪张恩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