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回路陆缆分布式模型的护层稳态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595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多回路陆缆分布式模型的护层稳态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1、获得影响多回路单芯陆缆护层稳态感应电压和环流的因素;2、建立多回路单芯陆缆单位长度的分布式参数模型,进而得到描述整个多回路陆缆系统线性方程组矩阵;3、计算系统线性方程组矩阵中多回路单芯陆缆线路的串联阻抗;4、计算系统线性方程组矩阵中多回路单芯陆电缆线路间的并联导纳;5、构建阻抗矩阵和导纳矩阵,从而将系统线性方程组矩阵补充完整;6、确定系统线性方程组矩阵的边界条件;7、求解系统线性方程组矩阵,即得到稳态感应电压和环流的值;8、计算具有同样排列方式的多回路单芯陆缆护层的稳态感应电压和环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了重复的建模与仿真计算过程,提高了模型的适应性,具有极大的工程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回路单芯陆缆护层感应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多回路单芯陆缆的分布式电路模型的护层稳态感应电压及环流的快速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力工业的发展关乎国计民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巨大的社会用电量引发了庞大的输电需求,解决电力能源送出的通道问题,将大容量的电能输送到用户,是电力发展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国内主流的输电方式主要有架空线路输电和电缆输电。相较于架空线路输电,电缆输电具有无需占用地表走廊、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小、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铺设灵活等优势,已在发电站引出线路、跨江跨海输电、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城市供电等输电、配电、用电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

2、然而,随着城市用电量不断增大以及城市空间日益狭小,三、四回路电缆线路临近敷设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使得不同电缆线路之间有复杂的电磁耦合关系。由于电缆沟空间较小,所以当电缆空间排列不对称时会发生线路参数三相不平衡问题,使计算变得复杂。对于高压电缆,其结构通常设计成单芯结构,当高压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交变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回路陆缆分布式模型的护层稳态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回路陆缆分布式模型的护层稳态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理论分析获得影响多回路单芯陆缆护层稳态感应电压和环流的因素,包括:多回路单芯陆缆的排列方式、详细的排列截面图尺寸信息、稳态负载电流、护层几何半径、护层单位电阻、两端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其中排列方式包括并列平行排列、直角型排列、品字型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回路陆缆分布式模型的护层稳态感应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仿真软件中建立多回路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回路陆缆分布式模型的护层稳态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回路陆缆分布式模型的护层稳态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过理论分析获得影响多回路单芯陆缆护层稳态感应电压和环流的因素,包括:多回路单芯陆缆的排列方式、详细的排列截面图尺寸信息、稳态负载电流、护层几何半径、护层单位电阻、两端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其中排列方式包括并列平行排列、直角型排列、品字型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回路陆缆分布式模型的护层稳态感应电压及环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仿真软件中建立多回路单芯陆缆单位长度的分布式参数模型,n回路单芯陆缆的分布式参数模型由2n+1个分布式传输线模型组成,在前2n个传输线模型中,奇数编号的表示多回路单芯陆缆的缆芯(cn),偶数编号的表示多回路单芯陆缆的护层(sn),第2n+1个传输线表示地(g)每个单芯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涛孙仪桐张锦豪温家豪赵胜捷黄保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