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5407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医学药学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活性智能包装膜包括以下原料:CZAC纳米颗粒、卡拉胶,水,甘油,氯化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别配制含有指示因子的溶液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水溶液、硫酸软骨素‑花青素水溶液,利用自动注射器,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得到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花青素‑硫酸软骨素四元相互镶嵌的复合结构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这种四元相互镶嵌的复合结构纳米颗粒具有更小且均匀粒径,基于所述复合结构纳米颗粒的活性智能包装膜稳定性高,具有pH指示的能力,随着鱼肉的腐败,薄膜的颜色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并且能够有效延缓鱼肉的腐败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医学药学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制备少量纳米颗粒的常使用针头与针管进行手动注射,吸取一定量的溶液使用反溶剂沉淀法或者ph驱动法,向有机溶液中注射,使之受液体融溶性不同而被包被起来,形成纳米颗粒。以上方法可以更好更清楚的看到注射的情况,同时由于制备量小,无法运用高精密仪器进行制备,并且,市面上还没有针对这一现象的成品装置。

2、对于传统手动制作,需要将不同的装置手动组装,并且由于针管的刻度不一或者是人工误差等原因会发生使得做出的纳米颗粒粒径大小不一样,无法更精准的确定加入的液体量和注射的量,容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数据偏差。相较于自动注射,手动注射需要一直手持注射器直至管内液体注射完,过程中会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纳米颗粒粒径大小不一,并且人为很难一直控制着相同的速度。而自动注射器很好的改善了这一点,并且自动注射器也解放了试验人员的压力,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做更多事情,变得更高效。

3、环境污染问题也受到大众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倾向选择那些对环境友好的产品。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卡拉胶,水,甘油,氯化钙,CZAC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拉胶与CZAC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0.6~0.8):(0.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拉胶与CZAC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0.6: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与硫酸软骨素-花青素溶液的体积比为20: 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卡拉胶,水,甘油,氯化钙,czac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拉胶与czac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0.6~0.8):(0.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拉胶与czac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0.6: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溶液与硫酸软骨素-花青素溶液的体积比为20: 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姜黄素和花青素的活性智能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水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将姜黄素和玉米醇溶蛋白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避光搅拌6~10小时,得到姜黄素-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水溶液;所述姜黄素与玉米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4: 100;所述姜黄素与乙醇水溶液的用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韩娅红邓佳杰刘夫国周鸣睿许朵霞毛立科陈洪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