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后尾门车身安装,具体为一种复合塑料后尾门车身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后尾门包括外板和内板,其中,后尾门内板考虑到轻量化需求。
2、然而,现有的复合塑料后尾门车身连接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传统的注塑成型一体的后尾门,车身铰链安装螺母焊接在钣金,容易跟随钣金移动,钣金件过大,导致安装定位不完全,易出现偏移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塑料后尾门车身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塑料后尾门车身连接结构,包括尾门内板、加强钣金和尾门外板,所述尾门内板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凹槽,且第二安装凹槽的内部开设有螺母块,所述尾门内板的顶端和底端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尾门内板的两侧安装有多个安装柱,且安装柱的内部通过螺纹设置有双螺纹螺母,所述定位柱的外壁套设有加强钣金,且加强钣金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加强钣金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且第一安装凹槽的内部开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塑料后尾门车身连接结构,包括尾门内板(1)、加强钣金(2)和尾门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凹槽(6),且第二安装凹槽(6)的内部开设有螺母块(7),所述尾门内板(1)的顶端和底端安装有定位柱(12),所述尾门内板(1)的两侧安装有多个安装柱(9),且安装柱(9)的内部通过螺纹设置有双螺纹螺母(10),所述定位柱(12)的外壁套设有加强钣金(2),且加强钣金(2)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加强钣金(2)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4),且第一安装凹槽(4)的内部开设有工艺孔(5),所述尾门内板(1)的外壁通过粘胶固定粘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塑料后尾门车身连接结构,包括尾门内板(1)、加强钣金(2)和尾门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内板(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凹槽(6),且第二安装凹槽(6)的内部开设有螺母块(7),所述尾门内板(1)的顶端和底端安装有定位柱(12),所述尾门内板(1)的两侧安装有多个安装柱(9),且安装柱(9)的内部通过螺纹设置有双螺纹螺母(10),所述定位柱(12)的外壁套设有加强钣金(2),且加强钣金(2)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加强钣金(2)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4),且第一安装凹槽(4)的内部开设有工艺孔(5),所述尾门内板(1)的外壁通过粘胶固定粘结有尾门外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群,孟祥磊,陈明,胡家乐,倪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恒信汽车轻量化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