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领域,涉及了一种可调姿态的扑翼飞行器。
技术介绍
1、自然界中的鸟类和飞行昆虫均采用扑翼飞行,但两者的机动飞行原理完全不同。鸟类具有尾翼,可调整飞行姿态,作用类似于固定翼飞行器的尾翼。因为自身尺寸和载荷的限制,仿鸟飞行器依靠尾翼摆动只能产生很小的气动力矩,机动效果近似于固定翼飞行器侧滑作用下大半径缓慢机动转弯,使得仿鸟扑翼飞行器转弯半径过大,机动性差。飞行昆虫的尾部已进化为柱状体,不再具有尾翼功能。然而对于蝇、蝴蝶和蜻蜓类飞行昆虫,它们仅靠两侧翅膀就能实现多个飞行姿态的改变。当前扑翼飞行器只是简单的模仿固定翼飞行器控制方式,采用舵面控制偏航和俯仰机动飞行,控制飞行效果差。
2、目前研制的扑翼飞行器类似于仿鸟飞行,即采用扑动装置和尾翼的拼接结构。扑动装置提供飞行所需的升力和推力,尾翼用于舵面控制,实现飞行器前飞、爬升、转弯等姿态变化飞行。由于尾翼舵面的尺寸限制,依靠尾翼摆动只能产生很小的气动力矩,使得仿鸟扑翼飞行器机动飞行性能较差。
3、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姿态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端的底部分别对应的安置有左齿条(6)及右齿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姿态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齿条(6)上头部的扑动装置包括与左齿条(6)相适配的左前齿轮(5),在所述左前齿轮(5)朝向内部的一侧连接有左前舵机(4),在所述左前齿轮(5)朝向外部的一侧连接有旋转架(10),所述左前齿轮(5)通过旋转架(10)后连接有转动块(14),在所述转动块(14)上连接有转动连接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姿态的扑翼飞行器,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姿态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在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端的底部分别对应的安置有左齿条(6)及右齿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姿态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齿条(6)上头部的扑动装置包括与左齿条(6)相适配的左前齿轮(5),在所述左前齿轮(5)朝向内部的一侧连接有左前舵机(4),在所述左前齿轮(5)朝向外部的一侧连接有旋转架(10),所述左前齿轮(5)通过旋转架(10)后连接有转动块(14),在所述转动块(14)上连接有转动连接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姿态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齿条(6)上尾部的扑动装置包括与左齿条(6)相适配的旋转架连接齿轮(15),在所述旋转架连接齿轮(15)朝向内部的一侧连接有左后舵机(16),在所述旋转架连接齿轮(15)朝向外部的一侧连接有旋转架(10),所述旋转架连接齿轮(15)通过旋转架(10)后连接有转动块(14),在所述转动块(14)上连接有转动连接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姿态的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齿条(3)上头部的扑动装置包括与右齿条(3)相适配的右前齿轮,在所述右前齿轮朝向内部的一侧连接有右前舵机(20),在所述右前齿轮朝向外部的一侧连接有旋转架(10),所述右前齿轮通过旋转架(10)后连接有转动块(14),在所述转动块(14)上连接有转动连接杆(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聪慧,张锐,胡薇,全超,张帆,李正权,季朗磊,方浩杰,刘坤,李怀宇,王菲,胡恩祈,徐礼超,戴建国,赵志国,夏晶晶,陈钢,赵艳青,朱俊,陈彪,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