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然而,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外部环境条件的作用,导致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缝损伤,进而导致其性能下降,还影响美观。混凝土的裂缝损伤不仅削弱了其结构的力学性能,还为侵蚀性介质(如水、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等)进入提供了通道,加速了混凝土的损坏和劣化,尤其在海洋环境、地下设施以及工业建筑中,暴露于这些介质中的混凝土结构面临严重的耐久性问题。因此,开发有效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一直是建筑材料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
2、目前,传统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方法主要包括有物理封堵和化学修复手段,例如涂层防护、注浆修补等。然而,这些方法通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修复的操作复杂、材料耐久性差,且难以实现对微裂缝的有效修复。更关键的是,传统的混凝土修复材料基本不具备湿度响应特性、在湿气环境下的裂缝修复效果不够明显,尤其是修复材料在湿度侵蚀环境下往往难以发挥其修复功能以及抗侵蚀能力不足,导致混凝土裂缝持续扩展和混凝土劣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改性纳米颗粒和聚硅氧烷有机溶液,其中,所述改性纳米颗粒为改性的纳米沸石颗粒,所述聚硅氧烷有机溶液为可湿气固化的含羟基类聚硅氧烷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沸石颗粒的粒径为50nm~2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的纳米沸石颗粒为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纳米沸石颗粒;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分数为1.5~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改性纳米颗粒和聚硅氧烷有机溶液,其中,所述改性纳米颗粒为改性的纳米沸石颗粒,所述聚硅氧烷有机溶液为可湿气固化的含羟基类聚硅氧烷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沸石颗粒的粒径为50nm~20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改性的纳米沸石颗粒为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的纳米沸石颗粒;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其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分数为1.5~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湿气固化的含羟基类聚硅氧烷溶液为质量浓度为10~30%的脱肟型rtv硅胶溶液或脱醇型rtv硅胶溶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的纳米沸石颗粒和可湿气固化的含羟基类聚硅氧烷溶液的质量比为1:10~1:15。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混凝土裂缝修复材料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廷,王鑫,郭荣鑫,邓锐,陈碧辉,黄友正,张武民,李响,管滇,任胜利,刘卓,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