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天然能量评价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5015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01
本文涉及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天然能量评价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目标地层中已开发油藏区块单元上多个已开发井的天然能量评价指标;根据多个已开发井的天然能量评价指标及其实际天然能量情况确定目标地层的天然能量评级并获取其地震上储层评价参数,拟合地震上储层评价参数与天然能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式;获取目标地层中未开发油藏区块单元上未开发井的地震上储层评价参数,并根据关系式计算未开发井的天然能量评价指标,根据天然能量评级确定未开发井的天然能量情况。通过本文实施例,实现了对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未开发单元地层天然能量进行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涉及油气藏开发,尤其涉及一种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天然能量评价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碳酸盐油气藏是油气勘探开发和油气增储的重要领域,目前大多数碳酸盐油气藏地质时代老、埋藏深、经过多期构造运动改造,油气储层类型以裂缝-孔隙型、缝洞型为主。油气藏呈现“成藏多样化、构造复杂化、储层差异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成藏地质条件复杂,储集层类型多、非均质性强,流体类型及分布复杂,大部分井表现出“一井、一层、一系统”的特征。从油气藏开发特征上,由于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油藏多为裂缝-孔隙型和岩溶缝洞型为主,开发特征差异大。主要表现为:一是初期产量高,递减快,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由孔、洞、缝组成,尺度差异大,开采初期大缝洞中呈现为自由流通状态的油气优先采出,产量高,但随着压力下降,部分裂缝闭合,粒间孔、晶间孔、微裂缝等小尺寸储集空间内油气渗流慢,难以进行有效补给,产量呈现快速递减;二是普遍存在边底水,对产量影响大,对于裂缝-孔隙和岩溶缝洞型油藏,边底水易沿裂缝快速侵入,导致油井含水快速上升,甚至暴性,产油量下降,采收率地;三是油藏注水开发容易造成水窜,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天然能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所述已开发井的天然能量评价指标以及多个所述已开发井的实际天然能量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地层的天然能量评级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拟合多个所述已开发井的地震上储层评价参数与多个所述已开发井的天然能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能量评价指标包括采出1%地质储量压降值和无因次弹性产量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式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天然能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多个所述已开发井的天然能量评价指标以及多个所述已开发井的实际天然能量情况确定所述目标地层的天然能量评级进一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拟合多个所述已开发井的地震上储层评价参数与多个所述已开发井的天然能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能量评价指标包括采出1%地质储量压降值和无因次弹性产量比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系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地层中已开发油藏区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枭张银涛李兵李梦勤李正阳李会元王青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