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装置和使用该读写装置的认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934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插入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SIM卡的无线通信功能判断为存在接收信号的接收强度的阈值和发送信号时的发送输出发生变化。接收包含认证电平设定信号(SIG 401)的接收强度值的响应信号(SIG 402)和包含认证电平设定信号(SIG 403)的接收强度值的响应信号(SIG 404),对认证电平设定信号(SIG 401)的接收强度值和认证电平设定信号(SIG 403)的接收强度值进行比较,存储大的接收强度值(X)。然后,确定在得到接收强度值(X)时使用的天线(天线P),确定在认证阶段中用于发送从读写装置150发送的信号的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由搭载在移动终端装置上并具有无线通信功能 的SIM卡进行无线通信的读写装置、由该读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构成的认证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移动电话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装置中有些能够插拔SIM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card,用户识别卡)卡。移动终端装置与 SIM卡所具备的SIM芯片物理接触,经由该接触部分对SIM芯片进行 数据写入处理或从SIM芯片读取数据。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插拔还具备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频率识别)标签的SIM卡的移动终端装 置。RF-ID标签进行对SIM芯片的数据写入处理或从SIM芯片读取数 据的处理,从而与读取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077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SIM卡插拔在各种结构的移动终端装置,但是由于在插入 在移动终端装置上时SIM卡附近的结构根据移动终端装置而各不相 同,因此SIM卡所具备RF-ID标签的电波环境也不相同。比如,如果 对SIM卡插入到面向移动终端装置所具备的电池的位置的情况和插入 到远离电池的位置的情况进行比较,则存在前者的RF-ID标签从远离 某距离的读写装置接收的电波的接收强度减小的趋势。这样,对SIM卡所具备的RF-ID标签而言,电波环境,特别是 RF-ID标签接收的电波的接收强度根据插入该SIM卡的移动终端装置 的结构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与具有该RF-ID标签接收的电波的接收 强度为最低的结构的移动终端装置对应地设定该RF-ID标签进行无线 通信所需的最低限的接收强度的阈值。其结果,RF-ID标签还会将接收 强度小的电波作为无线通信用的电波而接收,从而噪声对无线通信的 影响变大。因此,需要根据插入SIM卡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设定该 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所需的最低限的接收强度的阈值。同样,如果对SIM卡插入到面向移动终端装置所具备的电池的背 面的位置的情况、插入到面向该电池的表面的位置的情况、插入到远 离电池的位置的情况等进行比较,则用于使远离某距离的读写装置的 接收电平恒定的、从RF-ID标签发送的信号的发送输出各不相同。因 此,需要根据插入SIM卡的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设定用于进行无线通 信的该RF-ID标签的发送输出电平。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插拔于 移动终端装置并具备无线通信功能的SIM卡,能够根据其所插入的移 动终端装置的结构适当地设定SIM卡的无线通信功能判断为存在接收 信号的接收强度的阈值和发送信号时的发送输出。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读写装置,与搭载了具 有无线通信功能的SIM卡的移动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读 写装置具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单元;和 控制经由所述天线单元迸行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控制单元,所述天 线单元由第一天线部和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天线部不同的位置上的第二 天线部构成,所述无线通信控制单元分别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 第二天线部向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发送认证电平设定信号,从所述移动 终端装置接收包含所述认证电平设定信号的各接收强度值在内的响应 信号而检测出所述各接收强度值,根据检测出的所述各接收强度值判断在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还是所 述第二天线部。由此,无论用户持握移动终端装置的方式、读写装置和移动终端 装置之间的角度、SIM卡的安装位置和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如何,均 准确地检测与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距离,读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仅 在预定的距离内时进行认证通信,从而能够改善安全性和操作性。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认证系统具备搭载了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SIM卡的移动终端装置和上述读写装置。由此,无论用户持握移动终端装置的方式、读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角度、SIM卡的安装位置和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如何,均准确地检测与读写装置之间的距离,读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仅在预 定的距离内时进行认证通信,从而能够改善安全性和操作性。本专利技术的读写装置和认证系统根据从移动终端装置发送的接收强 度值,判断在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第一天线部还 是第二天线部,因此无论用户持握移动终端装置的方式、读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之间的角度、SIM卡的安装位置和移动终端装置的结构如何,均准确地与移动终端装置进行认证通信,从而能够改善安全性 和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和SIM卡的功能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读写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和读写装置的初始设 定阶段的顺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和读写装置的认证阶 段的顺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SIM卡所存储的对应表的一例。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SIM卡进行起始位检测中断时 的动作的一例的顺序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SIM卡进行起始位检测中断 时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和读写装置的 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和读写装置之间的 认证处理顺序。图1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收发预认证请求和预认证响 应的时序的图。图1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预认证请求和预认证响应的 帧格式的图。标号说明110移动终端装置 111电池 112盖120 SIM卡121 SIM芯片 122无线电路 131蜂窝收发部 132存储部133 SIM卡连接部134控制部141存储部142移动终端连接部143控制部144近距离无线收发部145安全存储部150读写装置151近距离无线收发部152控制部153存储部154外部通信部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专利技术的读写装置,与搭载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SIM卡的移 动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所述读写装置具备与所述移动终端 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单元;和控制经由所述天线单元进行的 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控制单元,所述天线单元由第一天线部和设置在 与所述第一天线部不同的位置上的第二天线部构成,所述无线通信控 制单元分别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向所述移动终端装 置发送认证电平设定信号,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接收包含所述认证电 平设定信号的各接收强度值在内的响应信号而检测出所述各接收强度 值,根据检测出的所述各接收强度值判断在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进行 无线通信时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还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部。第二专利技术基于第一专利技术,在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而得到的接收强度值大于使用所述第二天线部得到的接收强度值时,所述无线通信控 制单元判断为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在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而得到的接收强度值为使用所述第二天线 部得到的接收强度值以下时,所述无线通信控制单元判断为与所述移 动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所述第二天线部。第三专利技术基于第二专利技术,所述无线通信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读写装置,与搭载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SIM卡的移动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读写装置具备: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天线单元;和控制经由所述天线单元进行的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控制单元, 所述天线单元由第一天线部 和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天线部不同位置上的第二天线部构成, 所述无线通信控制单元分别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和所述第二天线部向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发送认证电平设定信号,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接收包含所述认证电平设定信号的各接收强度值在内的响应信号并检测出 所述各接收强度值,根据检测出的所述各接收强度值判断在与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所述第一天线部还是使用所述第二天线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润一松本孝之中川雅文奈良浩树丰田博巳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