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1、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肿瘤、骨折、感染等原因导致椎体损坏的病例时有发生。在治疗这些患者时,采用的方式是在损坏的椎体间植入一个融合器,使骨组织产生爬行替代,从而修复损坏的椎体,然而传统的椎体融合器高度固定,而人体的椎间高度则因人而异,故在手术中无法通过调节椎体融合器的高度来适应不同患者的椎间高度,影响了治疗通用性和适用性。
2、现有的椎间融合器大多需要具备支撑设备,处于支撑设备中不的骨材料填装设备和防止支撑设备脱落的自锁设备,其中自锁设备多为自锁爪,同时,现有的可调节的融合器的灵活度相对较高、存在多个活动斜面,容易在后期康复过程中出现变形、位移的情况,影响病患的术后康复,此外,现有的融合器的尺寸相对较小,融合器中包含的调节机构尺寸也会受到限制,使得融合器在具体手术中的调节操作空间小、调节操作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拱形顶板和活动块组合成相对扁平的剪刀式结构,进一步减小融合器的尺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包括底座(1)和上撑板(2),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剪式顶升机构,所述上撑板(2)连接在剪式顶升机构的上端,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上撑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突齿(5),所述底座(1)、上撑板(2)上开设有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位于底座(1)内的中间位置,所述拱形顶板(4)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拱形顶板(4)对称设置在活动块(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1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包括底座(1)和上撑板(2),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剪式顶升机构,所述上撑板(2)连接在剪式顶升机构的上端,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上撑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突齿(5),所述底座(1)、上撑板(2)上开设有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3)位于底座(1)内的中间位置,所述拱形顶板(4)沿底座(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拱形顶板(4)对称设置在活动块(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13),所述拱形顶板(4)靠近底座(1)内壁的一端均安装在固定板(41)上,所述固定板(41)安装在固定槽(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剪刀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2)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槽(221),所述安装槽(221)内安装有锁定板(222),所述锁定板(222)远离底座(1)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曰莲,汪庭祥,李殿发,李寿鹏,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金康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