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馈电结构、基站天线装置、基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920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57
本申请涉及一种天线馈电结构、基站天线装置、基站。天线馈电结构包括腔体模块和馈电模块,腔体模块设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与第二腔之间具有分隔壁;馈电模块包括:第一馈电网络,位于第一腔,第一馈电网络具有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包括第一主体段和第一折弯段,第一折弯段的一端与第一主体段的一端连接,第一折弯段相较于第一主体段朝向分隔壁折弯;第二馈电网络,位于第二腔,第二馈电网络具有第二信号线;及转接件,穿设于分隔壁,转接件一端位于第一腔并与第一折弯段连接,转接件另一端位于第二腔并与第二信号线连接。上述天线馈电结构能减弱信号在两个不同腔内的第一馈电网络与第二馈电网络之间传输时的不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特别是涉及天线馈电结构、基站天线装置、基站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天线装置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对基站天线装置的各个馈电网络之间的信号传输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些基站天线装置中,需要实现两个不同腔体内的馈电网络之间的电连接,例如移相腔内的移相网络与合路腔内的合路网络之间的电连接。

2、对于相连接的两个馈电网络,信号从其中一个馈电网络向另一个馈电网络传输时,会存在一定的不连续性。基站天线装置中,两个馈电网络分别位于两个不同腔体,信号在两个馈电网络之间传输时的不连续性较强,导致信号传输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基站天线装置中,信号在两个馈电网络之间传输时的不连续性较强,导致信号传输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线馈电结构、基站天线装置、基站。

2、一种天线馈电结构,包括腔体模块和馈电模块,所述腔体模块设有相邻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分隔壁;

3、所述馈电模块包括:

4、第一馈电网络,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模块和馈电模块,所述腔体模块设有相邻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分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腔的宽度方向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腔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二主体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模块和馈电模块,所述腔体模块设有相邻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之间具有分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腔的宽度方向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腔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分隔壁的厚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第二主体段和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二折弯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折弯段相较于所述第二主体段折弯,所述第二折弯段平行于所述分隔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位于所述第二腔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的一端为第一配合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配合端中的一者设有第一定位槽,另一者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馈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位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昱彤王胜刘正贵张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