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外后罩注塑成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后罩多材料注塑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1、汽车左右后轮罩外板是侧围总成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是汽车车身侧围上不可或缺的部件,位于汽车车身后轮罩部位,用于行车时驾驶员对车体与外界物体距离对照及密封车身的作用,为了提高汽车左右后轮罩外板的整体强度,一般采用多材料的混合注塑成型工艺。
2、现有的汽车外后罩多材料注塑成型设备中,一般通向混合筒的进料通道只有一个,因此需要事先对多原料进行按照比例的预先混合,然而这样的方式容易造成进料通道堵塞;而被混合后的多原料,往往只通过单一通道流向注塑成型模腔内,由于汽车左右后轮罩外板的形状较为复杂,使得单一通道的进料容易出现分布不均的情况;而改进设计的多通道进料通道,则会带来多个浇口,使得成型后的汽车左右后轮罩外板与多个浇口之间粘连,使得后续的脱模困难。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外后罩多材料注塑成型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外后罩多材料注塑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上方的下模组件以及纵向滑动设置于下模组件上方的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1)以及设于上模板(1)下方的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内开设有上模腔(3),所述上模板(1)上方安装有可对多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的混合筒(12),所述混合筒(12)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筒盖(13),所述筒盖(13)顶端安装有多个可向混合筒(12)内输送注塑成型所需原料的导料L型筒(14),每个所述导料L型筒(14)的水平部均横向滑动穿设有用于将原料推至混合筒(12)内的推环(18),所述混合筒(12)底端安装有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外后罩多材料注塑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于底板(1)上方的下模组件以及纵向滑动设置于下模组件上方的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1)以及设于上模板(1)下方的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内开设有上模腔(3),所述上模板(1)上方安装有可对多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的混合筒(12),所述混合筒(12)顶端可拆卸安装有筒盖(13),所述筒盖(13)顶端安装有多个可向混合筒(12)内输送注塑成型所需原料的导料l型筒(14),每个所述导料l型筒(14)的水平部均横向滑动穿设有用于将原料推至混合筒(12)内的推环(18),所述混合筒(12)底端安装有多个斜向导料筒(24),每个所述斜向导料筒(24)内均转动设置有可控制斜向导料筒(24)流通的流通环(25),所述上模板(1)以及上模座(2)适配斜向导料筒(24)的位置处均开设有可与上模腔(3)相连通的竖向流道(26),所述上模座(2)内适配每个竖向流道(26)位置处均横向滑动设置有可切断竖向流道(26)内浇口粘连的切刀(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后罩多材料注塑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2)周侧壁适配每个竖向流道(26)的位置处均横向开设有横向滑槽(27),所述竖向流道(26)与横向滑槽(27)连通部分共同开设有切槽(28),所述上模座(2)周侧壁安装有下支撑架(29),所述下支撑架(29)端部安装有下伸缩架(30),所述下伸缩架(30)端部安装有可沿横向滑槽(27)横向滑动的滑板(31),所述切刀(32)可拆卸安装于滑板(31)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外后罩多材料注塑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1)的截面尺寸与横向滑槽(27)的截面尺寸一致,所述切刀(32)的截面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泽成,金洪哲,陈小龙,徐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