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物料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4814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48
本技术涉及氮化铝粉体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物料分散装置,其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在两个支撑板顶端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口,在两个通口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两个支撑板顶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中空状的球体,在球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贯穿且固定插接在两个第三轴承的内圈壁之间,在第一转轴内开设有插口,本技术,通过第二电机的运转能够带动第二转动杆上的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对球体内的物料进行更加均匀的分散搅拌,而第一电机的运转能够带动球体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充分对物料进行分散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氮化铝粉体制备,具体为一种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物料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1、氮化铝材料具有优越的物理性能,不仅具有高的导热系数与绝缘电阻,且热膨胀系数与硅相匹配,介电常数低;相比于其他类似材料,氮化铝没有毒性,使用起来更安全,因此氮化铝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氮化铝的粉体制备合成主要有直接氮化法、碳热还原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法以及al2o3粉碳热还原法等,其中,将氧化铝粉末和碳粉的混合粉末在高温下的流动氮气中发生还原氮化反应生成aln粉末,在对制备氮化铝粉体的物料进行混合时,常见的搅拌装置无法充分的将氧化铝粉末与碳粉均匀混合在一起,并且搅拌装置内的底部容易出现部分物料堆积的情况,这样堆积在装置底部的物料便无法进行充分的分散混合,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物料分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物料分散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在两个支撑板顶端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口,在两个通口内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物料分散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在两个支撑板(2)顶端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口,在两个通口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4),两个所述支撑板(2)顶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中空状的球体(3),在球体(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分别贯穿且固定插接在两个第三轴承(4)的内圈壁之间,在第一转轴(5)内开设有插口,在球体(3)的左侧开设有与插口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插口和插孔内活动且贯穿插接有L形的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竖直部延伸至球体(3)内,且固定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物料分散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在两个支撑板(2)顶端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口,在两个通口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4),两个所述支撑板(2)顶端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中空状的球体(3),在球体(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和第二转轴(6)分别贯穿且固定插接在两个第三轴承(4)的内圈壁之间,在第一转轴(5)内开设有插口,在球体(3)的左侧开设有与插口相连通的插孔,所述插口和插孔内活动且贯穿插接有l形的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竖直部延伸至球体(3)内,且固定杆(12)横直部的一端朝下,在固定杆(12)的竖直部内转动插接有第二转动杆(18),所述第二转动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搅拌杆(21),在第二转动杆(18)的底端且位于第一搅拌杆(2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杆(22),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的顶端与固定杆(12)位于球体(3)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铝粉体制备的物料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2)的拐角处内开设有内槽(13),在固定杆(12)的竖直部内开设有与内槽(13)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在固定杆(12)的横直部内开设有与内槽(13)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固定杆(12)位于球体(3)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4),在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贯穿第一通道并延伸至内槽(13)的第一转动杆(15),所述第一转动杆(15)位于内槽(13)中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二转动杆(18)转动插接在第二通道内,且第二转动杆(18)的顶端延伸至内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天兵严金鸽
申请(专利权)人:金瓷信牒科技发展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