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656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4 17:3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包括筒体、热交换能板和水冷式支撑框架,所述热交换能板设置在筒体内部,其从筒体内壁延伸至内部空间且呈竖壁状放置,水冷式支撑框架设置在热交换能板下方并且用于支撑热交换能板,水冷式支撑框架包括水冷式换热管,水冷式换热管水平分布在热交换能板下方并且与热交换能板的底部接触。本技术余热锅炉在热交换能板下方设置水冷式支撑框架,框架不会产生热应力疲劳,对整个余热锅炉的结构稳定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炉煤气余热回收,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1、炼钢转炉出来的~1600℃的转炉煤气(有的称为转炉烟气,因包含有可燃成分co,其含量多达70%以上,其余为co2、o2,因而也被称为转炉煤气。还含有大量的灰尘,灰尘中含有较多铁、镁等可用成分,需要回收)先进入汽化冷却烟道余热锅炉,降温至900~1000℃。该温度段灰尘为柔软性,对金属壁面的磨损性较小。目前,汽化冷却烟道余热锅炉的使用较为普遍,几乎每个转炉都已配备。转炉煤气的特性:高温、含尘多、有磁性、磨损性、静电、间断性、周期性、可燃性,条件极为苛刻。

2、900~1000℃的转炉煤气,由于灰尘变成硬性,对金属壁面的磨损较大,目前的现状是,进入蒸发冷却器,用冷水直接喷入该转炉煤气中,使其降温至~200℃后进行除尘净化。因此,存在极大的能源浪费,回收该高品位热量极为重要。申请人前期申请的专利中,在蒸发冷却器中设置竖壁面放置的能板,能够有效回收高品位热量,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射状布置的换热面偏少、由于温度过高,余热锅炉的支撑结构会产生热应力疲劳,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热交换能板(2)和水冷式支撑框架(3),所述热交换能板(2)设置在筒体(1)内部,其从筒体(1)内壁延伸至内部空间且呈竖壁状放置,水冷式支撑框架(3)设置在热交换能板(2)下方并且用于支撑热交换能板(2),水冷式支撑框架(3)包括水冷式换热管(31),水冷式换热管(31)水平分布在热交换能板(2)下方并且与热交换能板(2)的底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换热管(31)的两端开口均穿过筒体(1)的筒壁,其一端开口与筒体(1)外部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热交换能板(2)和水冷式支撑框架(3),所述热交换能板(2)设置在筒体(1)内部,其从筒体(1)内壁延伸至内部空间且呈竖壁状放置,水冷式支撑框架(3)设置在热交换能板(2)下方并且用于支撑热交换能板(2),水冷式支撑框架(3)包括水冷式换热管(31),水冷式换热管(31)水平分布在热交换能板(2)下方并且与热交换能板(2)的底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换热管(31)的两端开口均穿过筒体(1)的筒壁,其一端开口与筒体(1)外部的水冷梁冷水进口集箱(32)连接,另一端开口与筒体(1)外部的水冷梁热水出口集箱(3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换热管(31)平行设置若干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换热管(31)位于筒体(1)内的部分,其管体表面覆盖有防磨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支撑框架的干法除尘转炉煤气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式支撑框架(3)还包括底部支撑梁(34),所述底部支撑梁(34)两端与筒体(1)固定且水平设置,水冷式换热管(31)设置在底部支撑梁(34)上,底部支撑梁(34)用于固定和支撑水冷式换热管(31);作为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底部支撑梁(34)平行设置若干根,并且均与水冷式换热管(31)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俊刘芹莉吴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