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金属弯管的生产过程中,内壁抛光一直是关键技术环节之一。传统的手工抛光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难以保证抛光质量和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自动化抛光装置逐渐被开发出来,以应对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弯管内壁抛光需求;
2、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自动抛光设备,这些设备大多针对直管设计,对于弯管内壁尤其是弯曲半径较大的弯管内壁抛光效果不佳,现有技术中的振动抛光机、磨粒流式抛光机等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抛光效果,但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因此,提出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金属弯管抛光操作时,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操作,费时费力,且一些现有的抛光设备抛光效果不佳,抛光质量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打磨砂轮(2),所述打磨砂轮(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打磨砂轮(2)运行的驱动组件(3),所述打磨砂轮(2)的一侧设置有夹固组件(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的表面通过轴承与固定座(62)转动相连,所述固定座(62)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表面上,所述连接轴(61)的一端与第五驱动部(63)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五驱动部(63)安装在固定座(62)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打磨砂轮(2),所述打磨砂轮(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打磨砂轮(2)运行的驱动组件(3),所述打磨砂轮(2)的一侧设置有夹固组件(4),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的表面通过轴承与固定座(62)转动相连,所述固定座(62)固定在底座(1)的顶部表面上,所述连接轴(61)的一端与第五驱动部(63)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五驱动部(63)安装在固定座(62)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组件(4)包括固定在固定圈(6)一侧面的固定架(41),所述固定架(41)的一端安装有v型板(42),所述固定架(41)的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45),所述安装块(45)内滑动贯穿有调节螺杆(44),所述调节螺杆(44)上设置有螺母,所述调节螺杆(44)的表面安装有限位板(43),所述限位板(43)的一侧面固定有橡胶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5)的一侧面固定有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52),所述第一导轨(5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座(53),所述第一滑座(53)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杆(54),所述转动杆(54)与固定架(41)的一侧面通过轴承转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板(42)的一侧面固定有第三滑座(59),所述第三滑座(59)滑动连接在第三导轨(591)上,所述第三导轨(591)固定安装在斜板(56)上,所述斜板(5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板(55),所述弧形板(55)的端部与转动盘(5)固定相连,所述第三滑座(5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58),所述丝杆(58)的一端与第四驱动部(57)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第四驱动部(57)安装在斜板(56)的一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弯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杆(71),所述支杆(7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块(72),所述齿块(72)套设在连接轴(61)的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武,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强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