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4394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上支架组件上设置有连通腔部,连通腔部与第一腔部连通;压缩机还包括分离件,分离件具有分离通道,分离通道的第一端与连通腔部连通;流入分离通道内的携带有油液的气体在流经分离通道时进行气液分离;分离件包括预设段,预设段沿机壳的轴向从第二腔部延伸至第四腔部;预设段上设置有与分离通道连通的多个出气孔,以使分离通道内的分离出的气体通过多个出气孔流入第二腔部至第四腔部之间的空间内,再从排气口排出。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压缩机的排气吐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1、涡旋压缩机运转时,将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媒中混有润滑油。

2、现有的涡旋压缩机存在分油能力不足的问题,即存在排气吐油率过高的问题,过量润滑油随冷媒气流排出到空调系统中;当气态冷媒中润滑油的含量过高时,会影响空调系统的传热,降低空调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的排气吐油率较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上支架组件、电机、下支架、油池、以及机壳,上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架、及设置在上支架上的动涡盘和静涡盘;上支架组件、电机、下支架、及油池沿机壳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机壳内,以在上支架组件的上方形成第一腔部、在上支架组件和电机之间形成第二腔部、在电机和下支架之间形成第三腔部、并在下支架和油池之间形成第四腔部;动涡盘和静涡盘之间形成压缩腔,压缩腔与第一腔部连通,以将压缩后的气体排出至第一腔部;第二腔部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包括上支架组件、电机(14)、下支架(15)、油池(16)、以及机壳(10),所述上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架(11)、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上的动涡盘(12)和静涡盘(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40)为管状结构,所述分离件(40)的管腔形成所述分离通道(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通道(41)包括设置在所述预设段(400)上的预设通道段(410),所述多个出气孔(42)均与所述预设通道段(410)连通;所述预设通道段(410)的两端分别为其上端和下端,所述预设通道段(41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包括上支架组件、电机(14)、下支架(15)、油池(16)、以及机壳(10),所述上支架组件包括上支架(11)、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架(11)上的动涡盘(12)和静涡盘(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40)为管状结构,所述分离件(40)的管腔形成所述分离通道(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通道(41)包括设置在所述预设段(400)上的预设通道段(410),所述多个出气孔(42)均与所述预设通道段(410)连通;所述预设通道段(410)的两端分别为其上端和下端,所述预设通道段(410)内的气体自其上端向下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通道(41)包括第一通道段(411)和第二通道段(412),所述第二通道段(412)包括所述预设通道段(410);所述第一通道段(411)的第一端形成所述分离通道(4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通道段(411)的第二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鸿宇官鹏程覃允顽李克美陈振强李嘉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