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358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8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所述扩压叶栅结构为平面叶栅结构或环形叶栅结构,所述平面叶栅结构和环形叶栅结构上设有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叶栅通道内的各项阻力进行控制,进而减少由阻力增大引起的分离和旋涡损失、主流与回流的掺混损失以及气流与叶片壁面的摩擦损失,进一步提升压气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叶轮机械,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减阻技术一直是流体力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重点和热点,常用的减阻方法主要包括主动减阻和被动减阻两大类。主动减阻包括壁面振动减阻法、仿生射流减阻法、流体置换法和吸气法等,被动减阻主要有仿生非光滑表面减阻法、疏水表面减阻法、高分子聚合物减阻法和柔顺壁减阻法等。主动减阻技术可以通过主动的调节方式来实现对流动分离和湍流涡的不同程度的控制,从而改变流场中的运动状态,具有较好的工况适用性,但需要添加额外的装置和能量源,这不仅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而且会增大设计难度。而被动减阻不需要外部施加额外的动量或能量,只需根据需求改变表面几何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且易于实现等优点。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减阻,合理地组织流动,减小阻力,抑制分离和提高性能都是其工作中心。针对压气机这种较高设计难度、结构高度复杂且工作条件极为苛刻的机械,具有简单结构的被动减阻方法极具应用潜力。

2、压气机内部由阻力引起的损失对整体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叶栅结构为平面叶栅结构或环形叶栅结构,所述平面叶栅结构和环形叶栅结构上设有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叶栅结构包括平面叶栅栅板(1)和叶片(2),所述叶片(2)通过设置在平面叶栅栅板(1)上的叶型槽与平面叶栅栅板(1)固定连接,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单独布置在叶片(2)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单独布置在平面叶栅栅板(1)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同时布置在叶片(2)和平面叶栅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叶栅结构为平面叶栅结构或环形叶栅结构,所述平面叶栅结构和环形叶栅结构上设有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叶栅结构包括平面叶栅栅板(1)和叶片(2),所述叶片(2)通过设置在平面叶栅栅板(1)上的叶型槽与平面叶栅栅板(1)固定连接,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单独布置在叶片(2)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单独布置在平面叶栅栅板(1)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同时布置在叶片(2)和平面叶栅栅板(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叶栅结构包括机匣(4)、轮毂(5)和叶片(2),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单独布置在叶片(2)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单独布置在机匣(4)或轮毂(5)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同时布置在叶片(2)和机匣(4)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同时布置在叶片(2)和轮毂(5)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同时布置在机匣(4)和轮毂(5)上;或者,所述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同时布置在叶片(2)、机匣(4)和轮毂(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局部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的高负荷扩压叶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上的非光滑减阻肋条表面(3)为由与流向成90°夹角的横向微肋条结构阵列排布组成的结构,所述平面叶栅栅板(1)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吉昂郭重佳杨旭东韩少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