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槽型钢拼接安装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4122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槽型钢拼接安装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已拼装好的第一槽型钢的第一顶部图像,第一槽型钢的顶部在左右两侧顶板上对称安装有2个定位标靶,其中,同一侧的这2个定位标靶上下对称;基于第一顶部图像,沿着左、右侧的2个定位标靶分别进行连线并延长,形成左、右延长线;在左、右延长线上分别取一点观测点P<subgt;0</subgt;,并计算观测点P<subgt;0</subgt;相距观测站的第一距离L<subgt;0</subgt;;获取待拼装的邻接第二槽型钢的第二顶部图像,基于第二顶部图像计算左、右侧的2个待定标靶相距观测站的第二距离L<subgt;1</subgt;;在确定第一距离L<subgt;0</subgt;等于第二距离L<subgt;1</subgt;时,将观测点P<subgt;0</subgt;作为待定标靶的标准位置,基于标准位置调整第二槽型钢的拼装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位测量,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槽型钢拼接安装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国内大多数高架桥为简支梁桥,主梁施工工法采用“槽型钢主梁+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结构。其中,槽型钢为多段结构,通常为10~12m为一段。例如,一个跨径为100m的简支梁桥,其主梁则由10段10m长的槽型钢拼接而成。然而,槽型钢拼接的准确性不仅影响着混凝土桥面板的安装,还与桥梁的安全性和车辆行驶的平稳性有着直接关系。目前对于槽型钢的拼接安装,主要还是基于全站仪进行人工测量,通过在每个槽型钢的顶部区域布设4个反射片形成2*2的测点阵列,基于该测点阵列,通过为空间坐标的转换与调整计算得到下一段槽型钢上四个测点的准确坐标,以指导施工人员完成下一段槽型钢的精准拼接。而这一方法的短板也比较明显,如等待测量结果并计算下一段槽型钢的准确位置会占用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方法效率低。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的槽型钢拼接安装方法,以提高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槽型钢拼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标靶均呈方形,且表面均设有上下间隔对称的两个圆形光反射式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标靶的高均为280mm,宽均为120mm,且位于同一侧的2个标靶在顶板上的安装位置相对居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左延长线上的观测点P0,步骤S3中,所述计算观测点P0相距观测站的第一距离L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左侧定位标靶上两个圆形光反射式图案之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技术的槽型钢拼接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标靶均呈方形,且表面均设有上下间隔对称的两个圆形光反射式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标靶的高均为280mm,宽均为120mm,且位于同一侧的2个标靶在顶板上的安装位置相对居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左延长线上的观测点p0,步骤s3中,所述计算观测点p0相距观测站的第一距离l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1中,左侧定位标靶上两个圆形光反射式图案之间的实际距离d,通过以下步骤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左侧的2个待定标靶,步骤s4中,计算待定标靶相距观测站的第二距离l1,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将所述观测点p0作为待定标靶的标准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佟黄斯炎杨洪菊程时刚许建耀
申请(专利权)人:富视达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