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隔膜,尤其涉及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
技术介绍
1、高阻隔是指对低分子量的化学物质具有极低的透过性。目前高阻隔性是许多聚合物材料都要求具备的特性之一,高阻隔材料可以有效保持产品的原始性能,延长产品寿命。高阻隔膜在电子电路、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oled作为新一代理想型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广视角、低功耗、高对比度、可大面积成膜、反应迅速等优异特性,在全球高端电视、手机屏幕、智慧照明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由于oled对空气中的水汽很敏感,水汽的存在是影响oled器件寿命的主要因素,因为大部分塑料衬底都没有足够能力充分阻挡外界杂质液体和气体的侵入,oled器件所用的金属阴极一般是铝、镁、钙等、活泼金属,非常容易与渗透进来的水汽发生反应,影响电荷的注入。另外,渗透进来的水和氧还会与有机发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会引起器件性能的下降。
3、目前柔性oled器件封装方式通常为多层薄膜复合封装结构和单层薄膜封装结构。多层薄膜复合封装结构采用多层薄膜包覆密封,影响透光性;单层薄膜封装结构虽能有效降低水氧渗透率,但对于柔性oled器件阻挡层易发生龟裂造成裂纹,加剧了水氧渗透。目前虽然可在oled上沉积一层或几层的薄膜层来隔绝外界水氧,但存在抗机械能力差,一旦表面被轻微刮伤,极易导致阻隔失效。
4、目前oled阻隔膜由于对水氧极其敏感,由水氧泄漏、界面扩散引起的像素黑化、堆积等缺陷,极易导致器件功能退化、失效。目前oled要求达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
2、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厚度为15-35μm,依次包括:第一抗静电层、第一阻隔层、oled工作层、第二阻隔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第二抗静电层;第一抗静电层、第一阻隔层、oled工作层、第二阻隔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第二抗静电层的厚度比为2-4:2-4:8-16:2-4:4-8:2-4。
3、优选地,第一抗静电层和第二抗静电层的原料均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抗静电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40-50:50-60:1-2。
4、更优选地,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烷基酸胺或/和乙氧基月桂酷胺。
5、优选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的原料均按质量份包括:胆固醇1-2份,磷脂5-15份,n-丙烯酰基甘氨酰胺1-2份,氧化石墨烯1-2份,光引发剂0.01-0.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聚全氟乙丙烯1-5份,钛酸正四丁酯1-5份,表面活性剂1-2份。
6、优选地,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均采用如下具体步骤制取:
7、s1、将胆固醇、磷脂加入至氯仿搅拌均匀,旋蒸去除氯仿,加入去离子水中分散均匀,加入n-丙烯酰基甘氨酰胺、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10-30min,加入光引发剂,紫外照射20-40min,高压微射流处理2-4次,真空干燥得到预处理石墨烯;
8、s2、将预处理石墨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全氟乙丙烯、钛酸正四丁酯、表面活性剂加入至乙醇水溶液中,调节体系ph值为3-5,超声处理1-2h,采用喷枪喷涂法在基板上,干燥后辊压,120-140℃烘烤10-15s,去除基板,冷却至室温。
9、更优选地,s1中,超声频率为5-12khz。
10、更优选地,s1中,高压微射流处理的压强为6.895-34.475mpa。
11、更优选地,s1中,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至少一种。
12、更优选地,s2中,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13、更优选地,s2中,超声频率为5-12khz。
14、更优选地,s2中,基板材质为聚苯乙烯。
15、更优选地,s2中,聚全氟乙丙烯粒径为1-15μm。
16、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抗静电层与oled工作层之间,以及oled工作层与pet层之间均设置阻隔层,不仅可提高阻隔层阻水阻氧性,提高整个水氧阻隔膜的使用寿命,同时配合抗静电层、pet层协同作用,使所得制品结构稳定性极高,适用于各种oled柔性面板,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18、本专利技术所用阻隔层中,采用胆固醇与磷脂形成磷脂囊泡双层结构,而n-丙烯酰基甘氨酰胺、氧化石墨烯通过氢键键合至双层结构亲水外层,经引发后两者在磷脂囊泡外层结合,不仅阻隔性能好,有效减少水蒸气和氧气的影响,而且结合后形成的多重氢键结构可使阻隔层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采用喷枪喷涂在基板上形成的薄膜,经过辊压后加热,可有效促使基板上的薄膜褶皱并配合二氧化硅颗粒作用,超疏水效果显著。
19、经实验发现:本申请采用阻隔层与其他多层结构配合,形成的阻隔膜不仅耐湿效果好,超疏水性能优异,同时自修复效果好,有效维持高阻隔状态,而且膜层拉伸强度高,热稳定效果好,可显著增强制品尺寸稳定性。
20、本专利技术在有机层中加入阻隔层,不仅可显著可以延长水氧分子在阻隔层内的渗透路径和渗透时间,而且纳米颗粒与稳定的褶皱结构配合阻湿效果优异,超疏水结构层可稳定存在,阻隔性能优异。本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制作效率以及复合薄膜层的阻水性、阻氧性,显著增强整个水氧阻隔膜的使用寿命,且自修复效果好,力学性能优异,适用于各种oled柔性面板,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15-35μm,依次包括:第一抗静电层、第一阻隔层、OLED工作层、第二阻隔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第二抗静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第一抗静电层和第二抗静电层的原料均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抗静电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40-50:50-6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烷基酸胺或/和乙氧基月桂酷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的原料均按质量份包括:胆固醇1-2份,磷脂5-15份,N-丙烯酰基甘氨酰胺1-2份,氧化石墨烯1-2份,光引发剂0.01-0.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聚全氟乙丙烯1-5份,钛酸正四丁酯1-5份,表面活性剂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第一阻隔层和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S1中,超声频率为5-12kHz。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S1中,高压微射流处理的压强为6.895-34.475MP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S1中,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S2中,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S2中,超声频率为5-12kHz。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15-35μm,依次包括:第一抗静电层、第一阻隔层、oled工作层、第二阻隔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第二抗静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第一抗静电层和第二抗静电层的原料均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抗静电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40-50:50-6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抗静电剂为乙氧基化烷基酸胺或/和乙氧基月桂酷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oled显示产品用超高水氧阻隔膜,其特征在于,第一阻隔层和第二阻隔层的原料均按质量份包括:胆固醇1-2份,磷脂5-15份,n-丙烯酰基甘氨酰胺1-2份,氧化石墨烯1-2份,光引发剂0.01-0.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聚全氟乙丙烯1-5份,钛酸正四丁酯1-5份,表面活性剂1-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婧婧,李杰,康犇,桂洪宾,邢路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