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钮组件和电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6709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6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旋钮组件和电器设备。其中,旋钮组件,包括:磁感应器件和磁性旋钮,磁性旋钮与磁感应器件对应设置,其中,磁感应器件能够根据磁性旋钮的磁场变化获取磁性旋钮的旋转角度。本申请能够避免磁性旋钮与磁感应器件连接位置的藏污纳垢,且便于对磁性旋钮进行维护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家电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钮组件和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1、家电设备普遍选用旋钮对设备进行控制。相关技术中,控制旋钮需要与传感器件直接接触,使传感器件能够采集到旋钮的旋转角度,因此存在容易藏污纳垢,且不易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旋钮组件。

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旋钮组件。

4、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旋钮组件。

5、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旋钮组件。

6、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器设备。

7、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旋钮组件,包括:磁感应器件和磁性旋钮,磁性旋钮与磁感应器件对应设置,其中,磁感应器件能够根据磁性旋钮的磁场变化获取磁性旋钮的旋转角度。

8、在该技术方案中,旋钮组件应用于电器设备,磁感应器件与磁性旋钮相对设置,磁性旋钮能够相对磁感应器件旋转,磁感应器件能够获取到磁性旋钮的磁场变化,并根据感应到的磁场变化确定磁性旋钮的旋转角度。

9、磁感应器件通过采集磁性旋钮的磁场变化信息,并基于磁场变化信息确定磁性旋钮的旋转角度。可以理解的是,磁感应器件可以在不与磁性旋钮接触的情况下,采集到磁性旋钮产生的磁场信息,因此,安装在电器设备的旋钮组件中的磁感应器件和磁性旋钮之间可以无接触设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传感器件与控制旋钮的连接结构之间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

10、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旋钮组件包括磁性旋钮,以及无需与磁性旋钮直接接触的磁感应器件,通过该磁感应器件能够对磁性旋钮在旋转时产生的磁场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磁场信息确定磁性旋钮的旋转角度,从而传输相应的控制信号,由于磁性旋钮与磁感应器件无需直接接触,避免了磁性旋钮与磁感应器件连接位置的藏污纳垢,且便于对磁性旋钮进行维护和清理。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磁性旋钮包括:本体和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本体固定连接,且第一磁性件与磁感应器件对应设置,其中,磁感应器件用于获取第一磁性件的旋转角度。

12、在该技术方案中,磁性旋钮包括本体,以及与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为感应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与旋钮的本体固定连接,即旋钮本体旋转时能够带动第一磁性件旋转。磁感应器件与第一磁性件相对设置,磁感应器件能够获取到第一磁性件随旋钮本体旋转的旋转角度,并且根据旋转角度向外输出控制信号。

13、在该技术方案中,磁性旋钮中包括本体和第一磁性件,该第一磁性件作为感应磁性件,使磁性旋钮能够产生磁场,并使磁感应器件能够采集到磁性旋钮旋转时的磁场变化信息。在磁性旋钮旋转时第一磁性件能够随着本体一同旋转,保证磁感应器件根据磁场变化信息确定旋转角度的准确性。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旋钮组件还包括:第二磁性件,与磁性旋钮对应设置;

15、磁性旋钮还包括:第三磁性件,与本体相连接,本体通过第三磁性件的磁性与第二磁性件相吸合。

16、在该技术方案中,旋钮组件中还设置有第二磁性件,且磁性旋钮中设置有第三磁性件,磁性旋钮能够通过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安装在电器设备中。由于第二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能够相互吸合,在将第二磁性件设置在电器设备中时,磁性旋钮在第三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磁力的作用下能够安装在电器设备。

17、具体来说,通过将磁感应器件和第二磁性件均设置在电器设备的内部,磁性旋钮设置在电器设备的外部,在磁性旋钮中的第三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磁力作用下,磁性旋钮能够稳固吸合在电器设备的外侧壁。磁性旋钮中的第一磁性件与磁感应器件相对设置,在磁性旋钮旋转时,磁感应器件能够采集磁性旋钮的磁场变化,从而采集到磁性旋钮的旋转信息。

18、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旋钮组件中包括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能够与旋钮的本体所连接的第三磁性件相配合,将磁性旋钮安装在电子设备中合适的安装位置,且通过磁性吸合的方式对磁性旋钮进行安装,使磁性旋钮以可拆卸的方式与电器设备连接,便于将磁性旋钮进行单独拆洗。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磁性件的磁极与第二磁性件的磁极错位设置。

2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磁性件的正极与第二磁性件的正极和负极均错位设置,且第一磁性件的负极与第二磁性件的正极和负极均错位设置。

21、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磁性件的磁极错开第二磁性件的磁极进行设置,能够避免第二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的磁场影响感应元件对第一磁性件的磁场检测的准确性,进一步保证感应元件对第一磁性件随旋钮旋转的旋转角度检测的准确性。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磁性件的正极与第三磁性件的负极对应设置,且第二磁性件的负极与第三磁性件的正极对应设置。

23、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通过异性相吸的原理相吸合,故第二磁性件的正极与第三磁性件的负极相对应设置,且第二磁性件的负极与第三磁性件的正极相对应设置,保证第二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之间具有较高的磁吸力,进而提高旋钮与面板贴合的稳定性。

2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磁性件能够相对面板旋转,故在安装旋钮时,可以通过将旋钮安装第三磁性件的一侧靠近面板安装第二磁性件的位置,在磁极异性相吸的作用下,第三磁性件能够相对面板的第一板面旋转,与第二磁性件相吸合,从而将旋钮安装在面板上。

25、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磁性件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第三磁性件的负极和正极对应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旋钮与面板贴合的稳定性。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三磁性件呈环状;

27、磁性旋钮还包括:限位环,设置于本体;限位柱,设置于本体,且位于限位环内,限位柱与限位环之间形成环形槽,环形槽用于容纳第三磁性件。

28、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三磁性件为环形磁性件,本体上设置有限位环和限位柱,且限位柱位于限位环内部,通过限位环和限位柱,在旋钮的本体上形成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体与第三磁性件形状尺寸均相匹配,通过将第三磁性件设置在环形槽内,提高第三磁性件与本体连接的稳定性。

29、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在旋钮的本体上设置限位环和限位柱,通过限位环和限位柱形成的环形槽能够对呈环状的第三磁性件进行限位,从而使第三磁性件能够稳定安装在旋钮上。

3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磁性件呈环状,第三磁性件的外径与第二磁性件的外径相匹配,和/或第三磁性件的内径与第二磁性件的内径相匹配。

31、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磁性件也为环形磁性件。环形磁性件包括内径和外径,第二磁性件的内径与第三磁性件的内径相匹配,且第二磁性件的外径与第三磁性件的内径相匹配,能够保证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的形状相匹配。

32、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磁性件与第三磁性件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设置,使第二磁性件和第三磁性件为相同形状和尺寸的磁性件,即能够将同一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旋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极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的负极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磁性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的正极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性件呈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呈环状,所述第三磁性件的外径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外径相匹配,和/或所述第三磁性件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内径相匹配。

8.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旋钮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

11.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旋钮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旋钮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8.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设备还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安装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设备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旋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极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的负极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磁性件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磁性件的正极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性件呈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呈环状,所述第三磁性件的外径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外径相匹配,和/或所述第三磁性件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的内径相匹配。

8.一种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旋钮包括: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成李思源郭远久杜祖静邱雪英曾雪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