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3344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控制电炉出钢留钢量为10t‑20t,在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合金化和造渣操作,并在出钢结束后将钢包车移动至吊包工位进行氩气搅拌;钢水吊包至VD工位后,抽真空直至真空度达到0‑1bar,真空过程全程底吹氮,破空后取氮样和钢样分析,加入40m钙线进行钙处理,静搅10‑15min,取样分析后加入铝线调整铝含量,VD硫磺线按100吨钢水每100kg增硫0.015‑0.020,硫含量控制为内控下限+0.005%。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中低硫钢钢评级:A细系≤2.0级,粗系≤1.5级,高硫钢硫化锰评级2.2~2.3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含硫钢mns夹杂物控制技术难点主要如下:

2、(1)影响硫化物形态最显著的因素是钢中氧含量。当钢中氧活度高时,硫化物为第ⅰ类;随着氧活度的降低,硫化物逐渐从第ⅱ类向第ⅲ类转变。随着氧含量的增加,mns夹杂物平均直径和面积分数增大,数量减少,长宽比减小。但是含硫钢钢中氧含量的最佳范围鲜有报告。

3、(2)mns夹杂还受到钢中s的影响,s含量较低时,凝固过程中首先析出fe(s)枝晶,mns呈液相在液相中富集,达到共晶点成分后析出fe(s)和mns(s),在晶界处形成第ⅱ类mns夹杂;当s含量较高时,mns夹杂析出温度较高,mns夹杂在较早阶段以离异共晶方式从液相线中析出,均匀的分布在枝晶间隙,在奥氏体晶粒内部形成带棱角的第ⅲ类mns夹杂。国内大部分厂家在硫的加入环节中是根据经验加硫,这使得最终硫的控制欠准确和科学。

4、(3)精炼渣碱度对钢水脱氧和硫元素收得率都有较大影响,随着碱度提高,精炼渣的脱氧能力也随之提高,而高碱度渣系有利于脱硫反应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炉出钢留钢量为10t-20t,在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合金化和造渣操作,并在出钢结束后将钢包车移动至吊包工位进行氩气搅拌,氩气流量为300 L/min,搅拌时间为2min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合金化和造渣操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炉出钢留钢量为10t-20t,在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炉出钢留钢量为10t-20t,在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合金化和造渣操作,并在出钢结束后将钢包车移动至吊包工位进行氩气搅拌,氩气流量为300 l/min,搅拌时间为2min之前,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合金化和造渣操作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硫钢硫化锰夹杂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电炉出钢留钢量为10t-20t,在出钢过程中进行脱氧、合金化和造渣操作,并在出钢结束后将钢包车移动至吊包工位进行氩气搅拌,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勇军王帅邱军华赵大志江泽超王攀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