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及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3325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及应用方法,上半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微带传输线、第二微带传输线和第一微带耦合线,下半部分包含第二微带耦合线、第三微带耦合线、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接地电容,第一微带耦合线、第二微带耦合线和第三微带耦合线连接可切换带阻滤波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开关连接第二微带耦合线和第三微带耦合线中微带线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接地电容,第二开关串联阻带调节电容。通过变换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连通和断开状态,实现在窄带双频带阻滤波器、可调双频带阻滤波器和宽带带阻滤波器之间的切换,保证了在多频段和复杂环境中更灵活的性能,并有效减少系统的硬件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传输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爆发式发展和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6g)的不断推进,通信系统中的射频前端模块朝着小型化,高集成化,宽带化,功能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带阻滤波器在射频前端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很好的抑制特定频率的杂散信号,例如无线广播利用带阻滤波器剔除不希望发射或接收的频率范围,收发机中使用带阻滤波器抑制混频器产生的镜像频率。在传统的射频电路,带阻滤波器的工作频段是固定不变的,处理多频段信号时通常需要多个通道,需要多个滤波器集成的方式,但该方式存在电路尺寸大,集成度低,插入损耗,端口匹配度差和频率选择性差等诸多劣势。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方案提供具有抑制频道可切换功能的带阻滤波器。

2、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传输线和耦合线设计出一种平面紧凑滤波结构,在特定频点产生传输零点,通过电容电感和二极管电气特性设计射频切换开关,实现单双频阻带抑制以及双频阻带带宽可调的功能融合带阻滤波器。该结构在应对多信号抑制方面,相对传统多滤波器串联方式,减少了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射频前端的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射频前端的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由隔直电容和第一开关二极管串联构成,所述隔直电容一端接大于0.7V的直流电源,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由隔交电感、第二开关二极管和所述阻带调节电容串联构成,所述隔交电感一端接大于0.7V的直流电源,所述阻带调节电容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射频前端的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处均设有贴片电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射频前端的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射频前端的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由隔直电容和第一开关二极管串联构成,所述隔直电容一端接大于0.7v的直流电源,所述第一开关二极管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由隔交电感、第二开关二极管和所述阻带调节电容串联构成,所述隔交电感一端接大于0.7v的直流电源,所述阻带调节电容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射频前端的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处均设有贴片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射频前端的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和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采用折叠部署的形式以节约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射频前端的单双频可切换及双频带宽可调带阻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二微带传输线、所述第一微带耦合线、所述第二微带耦合线、所述第三微带耦合线以及所述接地电容的电长度设置为θ=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小英梅航何孟欣李亚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