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42999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及设备,涉及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车辆类型,搭建待评价车辆的几何模型和空气动力学‑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根据待评价侧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学‑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和几何模型,确定待评价车辆在待评价侧风环境下行驶状态和每个边界点的侧向位移;基于行驶状态和多个边界点的侧向位移,确定待评价车辆在待评价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状态。本申请通过确定侧风环境下车辆行驶状态和每个边界点的侧向位移进行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能够提高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的效率、安全性和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特别是涉及一种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的风致行车安全研究员往往注重于在侧风环境中,车辆是否发生侧偏、侧滑以及侧翻,而在侧偏评价时,主要参考质心的侧偏位移,然而,在正常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汽车自身的运动特点、几何形状及行车过程中由于侧风的影响,将产生侧偏及横摆运动,在侧偏及横摆运动的耦合作用下,汽车车身轮廓边界最大的侧向位移将会远远大于质心侧向位移,并且当风速达到一定等级时,将会对汽车的正常行驶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对行车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

2、侧风环境下汽车操纵稳定性问题涉及汽车空气动力学与汽车系统动力学耦合作用,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风洞试验法、实车道路实验与耦合仿真。风洞试验法不仅需要制造样车且研发周期长成本高,而开展实车实验将会产生极大的不稳定因素,且危险性较高,不利于极限工况下的研究。因此,本申请提出的耦合仿真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及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类型包括乘用车、厢式货车或集装箱货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评价侧风工况包括车速、侧风风速、风向、车辆迎风面积和车辆特征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车辆类型,搭建待评价车辆的几何模型和空气动力学-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车辆类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类型包括乘用车、厢式货车或集装箱货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评价侧风工况包括车速、侧风风速、风向、车辆迎风面积和车辆特征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车辆类型,搭建待评价车辆的几何模型和空气动力学-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车辆类型,对待评价车辆进行建模区域划分,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风环境下的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志群于江林立陈衍强王淮峰夏丹丹林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