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2918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智能可穿戴柔性电子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生物共聚原位改性技术得到胺基改性细菌纤维素,而后通过聚合物辅助金属沉积技术在胺基改性细菌纤维素膜表面构建金属导电涂层,从而制备导电细菌纤维素膜,并进一步利用导电细菌纤维素膜基摩擦纳米发电机原理,实现在电信号的灵敏输出及对LED灯、秒表小功率设备进行充电的应用,同时应用于可穿戴传感装置,监测人体运动状态如走路、跑步等,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型的特点,在制备新型柔性电子智能可穿戴传感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传感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菌纤维素基智能可穿戴传感装置的导电柔性基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智能可穿戴传感装置,即为可以“穿戴”在身体上并且可以在身体活动时使用的柔性电子器件。智能可穿戴传感装置具有可智能化管理、可随身携带、使用和操作便捷等优点。可穿戴电子器件几乎可以与人体融为一体,能在健康监测、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人机交互等领域广泛应用,可能会在未来给人类认知和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目前用于制造智能可穿戴传感器的各种导电柔性基质材料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包括金属材料、碳基纤维材料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等,然而,现有的材料很难兼顾导电性能、机械强度、可水洗性、结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型方面的共同优势。

2、细菌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单元经β-1,4-糖苷键连接组成,由于其具有高纯度、高结晶度、高透气性、高比表面积、出色的机械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等众多优点,且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纳米新材料,使其用作可穿戴智能织物基材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天然的细菌纤维素不导电,无法满足可穿戴传感装置对基材导电性的要求而直接应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表面负载金属涂层的细菌纤维素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括铜、镍、金、银。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表面负载金属涂层的细菌纤维素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包括铜、镍、金、银。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菌纤维素基导电柔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引发剂的溶液为二氯甲烷、三乙胺、2-溴异丁酰溴按体积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艳陈岱滨梁金花吴逸晨季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