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吸收材料及显微外科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血管吻合套管装置。
技术介绍
1、显微外科是20世纪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显微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的技术基础,并决定了显微修复与再造的成败。根据吻合机理,血管吻合技术主要包含订书针法、磁管法、针环法、吻合夹法、套管法、粘合吻合等。上述吻合装置可简化血管吻合过程,缩短血管吻合时间,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针环法中针环的长期残留,会导致血管僵硬,影响血管的正常收缩并限制血管的生长,并易在血管外膜形成异物肉芽肿。吻合夹法和套管法可保留正常血管壁组织,保证吻合口的弹性,但非降解的吻合夹残留仍然容易形成异物肉芽肿。套管法可高效吻合小口径的血管,确保两端吻合良好,而且套管装置不接触管腔内壁,不接触管腔血流,吻合后通畅率高,泄露率低,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亦低,具有显著的优势。
2、中国专利cn112294381a公开了一种用于显微外科血管及淋巴管吻合的套管装置,但该套管材料为很难降解吸收的聚酰亚胺,易在血管外膜形成异物肉芽肿。现有技术采用可降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的原料经改性反应制得:聚乳酸共聚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醇类物质,所述醇类物质包括聚四氢呋喃二醇和1,4-丁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醇类物质的摩尔比为1.0:1.0~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醇类物质的摩尔比为1.0:1.2~1.0: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共聚物与改性剂的质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的原料经改性反应制得:聚乳酸共聚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醇类物质,所述醇类物质包括聚四氢呋喃二醇和1,4-丁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醇类物质的摩尔比为1.0:1.0~1.0: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醇类物质的摩尔比为1.0:1.2~1.0: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共聚物与改性剂的质量比为7:1~10:1,所述改性剂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和醇类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共聚物与改性剂的质量比为8:1~9: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改性聚乳酸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竞衡,王海花,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