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42824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该电极复合材料包括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锂,磷酸锰锂附着在磷酸铁锂表面和/或嵌入到磷酸铁锂颗粒间隙中,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锂表面均设有碳包覆层;磷酸锰锂与磷酸铁锂的质量比为(1~50):(99~50)。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纳米化磷酸锰锂提升其电子和离子传导性能,极大改善磷酸锰锂电子传导和离子扩散速率问题。再将纳米磷酸锰锂寄生到磷酸铁锂颗粒表面或孔隙中,解决了纳米磷酸锰锂加工分散难、压实密度低问题。利用上述的电极复合材料制备成锂离子电池,有利于提升电池低温性能、倍率性能和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制造,尤其涉及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是以两种不同且能够可逆脱嵌锂离子的嵌锂化合物作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体系。凭借其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其中,磷酸铁锂以其安全性能高、循环寿命好、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应用于纯电动客车、储能等领域。磷酸锰锂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20%,环境友好,但电子和离子传导性差限制了其应用。

2、现有磷酸锰锂材料制备为提升其电子和离子传导性能,通常采用碳包覆和纳米化方式改善其电性能。材料纳米化后虽然可以大幅度提升其电性能,但由于材料纳米化后容易造成后续加工过程的分散不均问题,最终导致制备的极片面密度不均以及不同位点内阻差异大以及压实密度低,从而限制其规模化应用。需要有新的工艺技术及材料设计对其进行一定改进,以适应实际生产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锂,所述磷酸锰锂附着在所述磷酸铁锂表面和/或嵌入到所述磷酸铁锂颗粒间隙中,所述磷酸铁锂及所述磷酸锰锂表面均设有碳包覆层;所述磷酸锰锂与所述磷酸铁锂的质量比为(1~50):(99~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的一次颗粒大小为100-2000nm,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为0.5-10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锂,所述磷酸锰锂附着在所述磷酸铁锂表面和/或嵌入到所述磷酸铁锂颗粒间隙中,所述磷酸铁锂及所述磷酸锰锂表面均设有碳包覆层;所述磷酸锰锂与所述磷酸铁锂的质量比为(1~50):(99~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铁锂的一次颗粒大小为100-2000nm,和/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层的厚度为0.5-10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石墨烯、淀粉、蔗糖、葡萄糖、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