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拉杆和具有该绝缘拉杆的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501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拉杆以及具有该绝缘拉杆的真空断路器。该绝缘拉杆包括杯罩(3)、容纳在杯罩(3)的内腔(31)中的上杆(1)、位于上杆(1)和内腔(31)的底部(32)之间的弹性件(4)、以及封闭所述内腔(31)的上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32)设置有导引槽(33),所述上杆(1)的下端可滑动地插入到该导引槽(33)中。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绝缘拉杆,可以防止上杆扭转,并且可以更好地导引上杆的滑动运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并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中的绝缘 拉杆。
技术介绍
在中压的线路中,通常采用断路器来确保用电安全。这些断路器主要包括油断路器、压缩空气断路器、六氟化硫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在 真空断路器中,动触头和静触头在真空灭弧室中实现通断。真空灭弧室主 要包括触头结构、屏蔽罩、波紋管、导电杆和外壳。动触头和静触头的通断是通过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来实现的。真空断路 器的操动机构多采用电磁操动机构和电动储能弹簧操动机构,也可以采用 液压操动机构和电容器储能的电动操动机构。操动机构通过绝缘拉杆与动触头相连接。绝缘拉杆通常起到两方面的 作用, 一方面,将操动机构的动作传递到动触头并在合闸的时候提供触头 压力;另一方面,将操动机构与动触头相绝缘,以防止4喿动机构带电。传统的绝缘拉杆包括杯罩、与杯罩一体形成的绝缘体、与绝缘体相连 接的下杆、安装在杯罩内的碟簧、安装在碟簧上的上杆、以及将封闭杯罩 的上部开口并导引上杆的运动的上盖板。上杆与动触头相连接,而下杆与 操动机构相连接,动触头和静触头相互接触后,机构还将在绝缘拉杆上提 供一个超行程使得碟簧被压缩产生力,将上杆(动触头)向静触头方向偏 压,从而确保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4妄触压力。但是在传统的绝缘拉杆中,由于上杆仅仅由上盖板导向,并且上盖板 的厚度有限,导向能力非常有限,因此上杆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发生歪 斜,另外,上杆和盖板之间通常为圆形轴孔式间隙配合,不具备抗扭功 能。这种不具备抗扭功能的绝缘拉杆不适于固封极柱,并且非常不利于绝 缘拉杆的后安装。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现有的做法为在上盖板和杯罩的连接螺紋处钻孔并打销子,并且将上杆和上盖板之间的配合设计成非圓形的防扭配合。但是这样的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上盖板和杯罩的螺紋连接必须被破坏,并且一旦钻孔并打销子之后,上盖板相对于杯罩固定,而无法做 进一步的调节。并且在断路器磨合过程中,由于合闸和分闸的力很大,导 致作用在绝缘拉杆上的振动很大,有时销子会被振出,从而失去防扭功台匕 g匕。另外,上杆在实际运行中容易歪斜,从而在上杆下端与碟簧之间产生 很大的摩擦力,并且导致经绝缘拉杆施加到动触头上的压力不稳定,大大 降低了断路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问题而提出,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具有抗扭功能的绝缘拉杆。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绝缘拉杆,在该绝缘拉杆 中,上杆的运动被完全导引,从而防止上杆在运动过程中歪斜而与碟簧摩擦。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绝缘拉杆的真空断路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绝缘拉杆,该绝缘 拉杆包括杯罩,该杯罩具有内腔、上杆、设置在杯罩的内腔的底部和上杆 之间的碟簧、以及封闭杯罩的内腔的上盖板,其中,所述杯罩的内腔的底 部形成由导引槽,所述上杆的下端可滑动地插入该导引槽中以由该导引槽导引。优选的是,所述导引槽为非圆形槽,所述上杆的下端成形为与该非圓形槽相对应,,人而防止上^f4争动。所述非圓形槽可以具有三角形、矩形、多边形、椭圓形等横截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绝缘拉杆 的真空断路器。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绝缘拉杆以及真空断路器。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传统绝缘拉杆的横截面图;以及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拉杆的横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拉杆的另一角度的 横截面图4是示出根据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拉杆的立体图; 图5A到5C是示出上杆的上端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下杆的下端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示出下杆与绝缘体的另一种结合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要理解的 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描 述方便,上和下的方向是参照附图中图形的方向给出的,但是该方向并不 必要与该部件的实际使用方向相一致。在下面的描述中,"包含"、"包 括,,等用语是开放式的,意味着除了所描述的元件外,还可以存在其他元 件。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首先,参照图1描述传统的绝缘拉杆, 其中图1示出了传统绝缘拉杆的横截面图。如图1所示,绝缘拉杆包括上 杆1、上盖板2、大致圆柱形的杯罩3、碟簧4、绝缘体5和下杆6,其中 杯罩3与绝缘体5形成一体,同时下杆6通过;f莫具浇铸与绝缘体连接到一 起,该下杆6与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未示出)相连接。杯罩3具有大致圆柱形的内腔31,碟簧4设置在内腔中,碟簧4在大 致中心位置具有通孔41。上杆1具有上杆部11、中间凸缘12和下杆部 13,下杆部13插入到碟簧4的中心通孔41中,使得碟簧4处于内腔31 的底部32与中间凸缘12的下表面之间。上盖板2与杯罩的上端螺紋连 接,从而封闭杯罩3的内腔31。上盖板2在其顶部开有若干孔,以便于扭 紧工具的装掐。上盖板2在大致中心位置具有中间通孔21,上杆1的上杆 部11通过该中间通孔21伸出,以便与动触头(未示出)相连接。碟簧4 将弹性力作用在上杆1的中间凸缘12的下表面上,使得中间凸缘12的上 表面与上盖板2的下表面相接触。在合闸操作中,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未示出)的传动机构(未示出) 向绝缘拉杆上施加一个促使动触头朝向静触头运动的力,从而动触头在这 个力的作用下向静触头运动并与之接触。从动触头和静触头(未示出)相 互接触开始,绝缘拉杆内的碟簧4被压缩,直到操动机构的合闸保持系统将绝断路器保持在合闸的位置,由此,碟簧4经中间凸缘12向上杆1施加一个弹力,这个弹力使得动触头和静触头以一定压力相接触(接触压力)。在脱扣操作中,操动机构的合闸保持系统被脱开,由此绝缘拉杆的位置不再得以保持,从而在脱扣弹簧(未示出)和碟簧4的共同作用下,动 触头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动触头和静触头的脱开。在现有技术的绝缘拉杆中,为了防止上杆l扭转,通常上盖板2的通 孔21被加工成非圓形,并且上杆1的上杆部11被加工成配合的形状,以 使得上杆1不能相对于上盖板2转动。同时上盖板2与杯罩3之间的螺紋 连接被钻孔并打销子,以防止上盖板2与杯罩3之间的相对转动。但是,如在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描述的,由于上盖板2与杯罩3之间的螺 紋连接通过钻孔和打销子紧固,在绝缘拉杆组装之后,上盖板2与杯罩3 之间无法相对转动,而因此无法对碟簧4的初始弹力进行调节。另外,用 于紧固上盖板和杯罩的销子容易在合闸和分闸等动作中被振出,这样的 话,防止上杆l扭转的功能将失效。另外,上杆1仅仅通过上盖板2中的通孔导引,并且上盖板2的厚度 有限,因此,上杆1容易在沿着上盖板2的通孔滑动过程中倾斜,从而在 上杆1和碟簧4之间产生不期望的摩擦,这种摩擦力非常不稳定,最终造 成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接触压力不能得到保证。下面,参照图2和3描述#4居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立 杆,该绝缘拉杆在真空断路器中的工作原理与上述传统绝缘拉杆的相同, 因此,不再赘述,并且在此也省略对与传统绝缘拉杆相同的部件的描述。图2是示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拉杆的横截面图。如 图2所示,该绝缘拉杆包括杯罩3,杯罩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拉杆,包括杯罩(3)、容纳在杯罩(3)的内腔(31)中的上杆(1)、位于上杆(1)和内腔(31)的底部(32)之间的弹性件(4)、以及封闭所述内腔(31)的上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32)设置有导引槽(33),所述上杆(1)的下端可滑动地插入到该导引槽(33)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斌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