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mbr膜架。
技术介绍
1、mbr是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的简称,mbr是指将超、微滤膜分离技术与污水处理中的生物反应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装置。
2、目前的mbr膜架主要由膜丝及上下两端连通固定的膜壳组成,目前的安装方式主要是膜丝通过环氧树脂胶安装于膜壳上,例如专利号为cn101746880b,专利名称为一种膜丝集束装填及横向集水管可转动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中国专利,但是,上述安装方式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mbr膜架大都是浸入式使用,在曝气设备的作用下膜丝在mbr膜架内会发生晃动、抖动,长时间使用容易使膜丝与膜壳胶装处发生断裂的问题,从而影响污水的处理,此外,专利号为cn203794692u,专利名称为防膜丝折断的mbr膜组件的中国专利,为防止膜丝折断的问题,上、下膜盒上分别设置有防过度抖动的上、下防护栅板,通过设置上、下防护栅板可以有效减缓膜丝在垂直于上、下防护栅板方向上的晃动、抖动,但是,在平行于上、下防护栅板方向上仍会发生晃动、抖动,而膜丝的晃动、抖动方向是不固定的,因此,难以有效解决膜丝长时间使用造成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mbr膜架,解决了mbr膜架长时间使用,膜丝与膜壳胶装处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mbr膜架,包括所述的膜丝保护套,所述膜丝保护套包括
4、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膜壳及下膜壳,所述上膜壳与所述下膜壳之间连接有两根相对设置的支撑杆,所述上膜壳、所述下膜壳及所述支撑杆共同组成一体式膜架结构;
5、所述上膜壳及所述下膜壳上均胶装有用于安装所述膜丝保护套的外壳;
6、所述膜丝保护套套设于膜丝线束的两端,所述膜丝保护套及所述膜丝线束均排列胶装于所述外壳上,所述膜丝线束的两端端部分别贯穿所述外壳,并延伸至所述上膜壳及所述下膜壳的中空腔内;
7、所述上膜壳与所述下膜壳之间还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上膜壳及所述下膜壳的中空腔;
8、所述上膜壳和/或所述下膜壳上还设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连通所述上膜壳的中空腔和/或所述下膜壳的中空腔;
9、所述上膜壳及所述下膜壳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杆的第一安装槽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外壳的第二安装槽;
10、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排列设有若干用于所述膜丝线束端部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中空腔;
11、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膜丝保护套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底部排列设有若干用于所述膜丝线束端部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
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膜丝保护套上设有灌胶通孔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膜丝保护套远离灌胶通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外侧。
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安装槽内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处均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膜丝保护套的限位环,所述膜丝保护套的端部套装于所述限位环内。
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上膜壳及所述下膜壳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壳分别位于所述连通管的两侧。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设置套体,套体套装于膜丝线束的两端,套体靠近膜丝线束端部处周圈排列设有若干灌胶通孔,通过灌胶通孔便于膜丝线束及膜丝保护套在胶装于上膜壳及下膜壳时,胶粘剂可以通过膜丝保护套的灌胶通孔进入至膜丝线束内进行粘结固定,由于套体套装于膜丝线束的端部,通过套体可以对膜丝线束胶粘位置起到稳定作用,大幅度减缓膜丝在胶装处的晃动、抖动情况,从而避免膜丝胶装处因长期使用出现断裂的情况;
17、套体呈筒状结构设置,便于套装于膜丝线束上,套体为软体材质,既能够稳定膜丝胶装处的情况下,又不影响膜丝因曝气设备而产生的晃动、抖动,从而不影响膜丝的自动清淤;
18、mbr膜架包括膜丝保护套,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膜壳及下膜壳,上膜壳与下膜壳之间连接两根相对设置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实现对上膜壳与下膜壳的连接固定,从而共同组成膜架结构,通过在上膜壳与下膜壳上均胶装外壳,膜丝保护套套设于膜丝线束的两端,且膜丝保护套及膜丝线束均排列胶装于外壳上,通过设置外壳方便膜丝保护套及膜丝线束的胶装安装,膜丝线束的两端端部分别贯穿外壳,并延伸至上膜壳及下膜壳的中空腔内,通过中空腔对膜丝分离的透过水进行汇集,上膜壳和/或下膜壳之间还设有连通管,连通管连通上膜壳和/或下膜壳的中空腔,通过设置连通管使上膜壳及下膜壳的中空腔上下连通,并最终使透过水通过外接管输出,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分离处理;
19、通过在上膜壳及下膜壳上设置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通过第一安装槽便于安装支撑杆,通过第二安装槽便于安装外壳;
20、外壳上设有第三安装槽,通过第三安装槽便于安装膜丝保护套,通过在第二安装槽的底部设置第一通孔,第三安装槽的底部设置第二通孔,通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便于膜丝线束贯穿,并伸入至中空腔内,从而使透过水汇集至中空腔;
21、第三安装槽内且靠近第二通孔处设有限位环,通过限位环便于对膜丝保护套进行初步的定位。
22、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mbr膜架,解决了mbr膜架长时间使用,膜丝与膜壳胶装处容易发生断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MBR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膜丝保护套,所述膜丝保护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套装于膜丝线束的两端,所述套体靠近膜丝线束端部处周圈排列设有若干灌胶通孔,所述套体呈筒状结构设置,且为软体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保护套上设有灌胶通孔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膜丝保护套远离灌胶通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处均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膜丝保护套的限位环,所述膜丝保护套的端部套装于所述限位环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上膜壳及所述下膜壳的中间位置,所述外壳分别位于所述连通管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r膜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膜丝保护套,所述膜丝保护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套装于膜丝线束的两端,所述套体靠近膜丝线束端部处周圈排列设有若干灌胶通孔,所述套体呈筒状结构设置,且为软体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膜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保护套上设有灌胶通孔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膜丝保护套远离灌胶通孔的一端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传寅,于安方,王义彬,卜红伟,段有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侨启迪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