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发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回油釜式蒸发器。
技术介绍
1、高温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和闭式热泵精馏系统的塔顶冷凝蒸发器,大多数是采用釜式蒸发器或满液式蒸发器。釜式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对比,釜式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更高,气液分离效果更好,但釜式蒸发器的筒体较大,工质充注量大,回油效果不佳。
2、目前,高温热泵最常用的工质主要包括r245fa、r1233zde等,其中,r245fa是一种氢氟烃,r1233zde是一种氢氟烯烃,这些工质的价格特别高。釜式蒸发器虽然在换热效率和气液分离效果上占有优势,但是釜式蒸发器成本和填充的工质成本较高。高温热泵所用的润滑油和工质互溶,蒸发器直接回油中的95%以上都是工质液体,会降低系统制冷量和制热量,并且螺杆热泵机组的回油通常是回到吸气管路,会导致压缩机吸气带液,由于液体不可压缩,它会对压缩机内部的运动部件产生剧烈冲击,这可能导致严重的机械损伤甚至压缩机故障,同时降低了排气过热度,降低排气油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3、因此,如何降低釜式蒸发器中工质充注量,并解决回油管路中含有大量工质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回油釜式蒸发器,包括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所述第一筒体(1)和所述第二筒体(2)连通,所述第二筒体(2)上设有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所述第一筒体(1)的下端设有进液管(7),上端设有出气管(8),所述第一筒体(1)内设有轴向设置的换热管束(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块(4),所述填充块(4)沿着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向设置,所述填充块(4)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1)内的两侧,所述填充块(4)的外侧与所述第一筒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填充块(4)的内侧与所述换热管束(3)相对应,所述填充块(4)与所述换热管束(3)之间设有供工质穿过的液体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回油釜式蒸发器,包括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所述第一筒体(1)和所述第二筒体(2)连通,所述第二筒体(2)上设有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所述第一筒体(1)的下端设有进液管(7),上端设有出气管(8),所述第一筒体(1)内设有轴向设置的换热管束(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块(4),所述填充块(4)沿着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向设置,所述填充块(4)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1)内的两侧,所述填充块(4)的外侧与所述第一筒体(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填充块(4)的内侧与所述换热管束(3)相对应,所述填充块(4)与所述换热管束(3)之间设有供工质穿过的液体通路(13),至少一侧的所述填充块(4)上设有油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回油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装置包括储油腔(5)、毛细通管(9)和出油管路(10),所述毛细通管(9)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毛细通管(9)一端与所述液体通路(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储油腔(5)连通,所述出油管路(10)的一端与所述储油腔(5)连通,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筒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回油釜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管(9)倾斜设置,所述毛细通管(9)在所述液体通路(13)处的入口高度小于所述毛细通管(9)在所述储油腔(5)处的出口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效回油釜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凤,徐燕,徐冬玲,李博伦,王亚宁,李增群,袁莎莎,李雷,张子航,王淏,朱越,
申请(专利权)人: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