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贴合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736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19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贴合模组。该全贴合模组包括:触摸屏、粘接组件、液态贴合胶及液晶显示板,粘接组件包括泡棉、粘性部及非粘性部,粘性部设置于泡棉的一侧面,非粘性部设置于泡棉的另一侧面,粘性部粘附于触摸屏上,泡棉与触摸屏的中部区域形成涂覆区;液态贴合胶设置于涂覆区内;液晶显示板设置于液态贴合胶上。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板贴合平整度,避免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板之间产生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模组,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贴合模组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全贴合模组通常由触摸屏及液晶显示板组成。首先会在液晶显示板的外围涂一圈围坝胶,待围坝胶预固化后再在一圈围坝胶内涂液态贴合胶。接着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板贴合,然后将围坝胶和液态贴合胶进行固化,最后将背光模组装配。

2、然而,上述方式的围坝胶的涂覆的厚度受涂胶针头大小、针头走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围坝胶的厚度不均匀,进而导致涂覆的液态贴合胶的厚度也不均匀,从而使得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板贴合平整度受到影响,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板之间容易产生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贴合模组,能够提高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板贴合平整度,避免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板之间产生气泡。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全贴合模组,包括:触摸屏;粘接组件,所述粘接组件包括泡棉、粘性部及非粘性部,所述粘性部设置于所述泡棉的一侧面,所述非粘性部设置于所述泡棉的另一侧面,所述粘性部粘附于所述触摸屏上,所述泡棉与所述触摸屏的中部区域形成涂覆区;液态贴合胶,所述液态贴合胶设置于涂覆区内;液晶显示板,所述液晶显示板设置于所述液态贴合胶上。

4、所述泡棉具有矩形横截面结构。

5、所述粘性部与非粘性部相互平行。

6、还包括第一fpc板,所述第一fpc板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板上。

7、所述第一fpc板上开设有第一元件区。

8、还包括第二fpc板,所述第二fpc板设置于所述触摸屏上。

9、所述第二fpc板上开设有第二元件区。

10、所述液态贴合胶的厚度范围为0.50mm~0.52mm。

11、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液晶显示板相互平行。

12、所述触摸屏上开设有油墨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与传统方式不同,本申请是在触摸屏粘附单面粘性的泡棉,然后触摸屏的中部区域涂覆液态贴合胶。最后将液晶显示板贴合在触摸屏上。上述方式节省了传统方式中围坝胶的预固化工序,同时泡棉的厚度和平整度能够保持一致,使得液态贴合胶能够更加均匀铺在涂覆区内,从而使得液晶显示板贴附的平整度更加高,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板之间也不会产生气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具有矩形横截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部与非粘性部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FPC板,所述第一FPC板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FPC板上开设有第一元件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FPC板,所述第二FPC板设置于所述触摸屏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FPC板上开设有第二元件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贴合胶的厚度范围为0.50mm~0.5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液晶显示板相互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上开设有油墨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具有矩形横截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部与非粘性部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fpc板,所述第一fpc板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贴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fpc板上开设有第一元件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培李维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