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展兴专利>正文

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634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特别是提供定位以及协助一发光组件与电力源电性连接的结构,该接电结构具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并在该容置空间内置设一与电力源电性连接的导电元件,在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一接设口,且在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压掣部,该压掣部可向该接设口位移而形成盖合动作,使该发光组件的接电部置设于该压掣部与该导电元件之间,藉由该压掣部盖合动作而同步压接发光组件的接电部与该导电元件构成电性连接状态,藉此,使发光组件更易于组装且简化组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尤指一种可提供发光组件 与电力源电性连接的接电结构。技术背景随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技术的发展,由最初应 用范围仅限于简单的仪表指示灯、信号指示灯进步到跑马灯、红绿灯,又 随着蓝光LED的专利技术,使得LED更拓展到白光领域,而渐渐应用在手电筒、 路灯、液晶背光等,直到目前开始应用到日常照明领域。科技的进步让LED发光组件在未来,必然是取代传统发光组件的首选, 虽然LED发光组件的应用技术持续不断改良,但,在实际配设LED发光组 件时所遇到的最大问题反而在于LED发光组件的配设座、固定方式及整体 的接电架构,与现有习知的最常见的发光组件如日光灯管相比对,现有习 知的日光灯具其规格长度统一,灯座通用性高,当日光灯寿命用尽时,仅 需简单转动取下日光灯管后以新灯管替换即可,若是使用灯泡,其相互搭配的螺紋灯座亦是如此,而反观LED发光组件尚无可通用的接电结构,若 要进一步普及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还待一种简单、通用性高、方便及可 靠的接电结构,故,发展出各规格样式的LED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如中 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289834号的"发光组件的安装结构"所示,主要是利 用该两弹性组件来夹持该发光组件,其技术手段类似现有习知的日光灯管, 通过该发光组件两端与该弹性组件两端触接,同时达成导电与定位的功能, 只是该前案的构造太过简化,仅利用两弹片夹持接触该发光组件,该技术 手段虽构造简单、装设方便,但其导电弹片外露,有造成漏电之虞,且单 纯利用弹片的弹性力道夹持发光组件,恐会发生固持力道不足而灯具易松 脱掉落的顾虑,再者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33658号的"LED照明灯具" 所示,主要是利用该软质电路板来串接LED灯泡且设置于该灯罩上,利用 灯罩两端设有扣具而插设于天花板上预留的孔洞,藉此装设定位,然而,该 种技术手段使得LED灯具的设置位置受限,每当要变换位置时,则必须在 天花板上凿设孔洞,且若因LED灯具故障损坏而欲更换时,只能整组LED灯 具连同扣具一同拆卸更换,实为不便,且综观上述现有习知的接电结构,仅 局限于该LED发光组件该如何组接,却未能完善的涵盖整体布线、装配的 便利性,是现今LED发光组件不能像传统灯具般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实3待一种更便利的接电结构以迎合未来发光组件需求。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 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 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 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 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实 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存在的缺陷, 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运用 压掣部盖合的方式来组接发光组件的接电部,以更加牢固、便利的装设该 发光组件,且该接电结构更易配线扩充,以弥补现有习知的发光组件的接 电结构所造成的缺憾,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提供一发光组件与 电力源电性连接,该接电结构具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内部具有一容 置空间以置设一 与电力源电性连接的导电元件,在该绝缘本体上设有 一接 设口,且在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得向该接设口位移行盖合动作的压掣部,使 该发光组件的接电部置设于该压掣部与该导电元件之间,使该压掣部盖合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其中所述的导电元件一端为导接该发光 组件的导电端,另端则弯折出二弹性段接设该电力源的接电端。前述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其中所述的导电端为一导接面,并在该 导接面上设有一触接部。前述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其中所述的绝缘本体设有至少 一对应该 接电端的插设孔供该接电端与电力源导接。前述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其中所述的压掣部与该绝缘本体相对应 设有构成固接关系的第 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前述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其中所述的绝缘本体在该压掣部位移路 径上设有一止挡部。前述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其中所述的压掣部设有防错凸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 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该接电结构具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置设一导电元 件,该导电元件与一电力源电性连接,且在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一接设口,并 在该绝缘本体上设一压掣部以向该接设口位移行盖合动作,使该发光组件 的一接电部得以置设于该压掣部与该导电元件之间,藉由该压掣部盖合动 作而同步压接发光组件的接电部与该导电元件构成电性连接状态,上述即 为本技术的基本架构,其中该绝缘本体对应该接电端更可设有电力源 导接的插设孔,该压掣部亦设有防错凸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1 、相较于现有习知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直接用导电元件夹接的方 式,本技术利用该压掣部来压接发光组件的接电部与该导电元件,比 单纯利用导电元件夹持的力道更为稳固。2、 相较于现有习知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本技术利用该绝缘本 体与该压掣部的模组化设计,可依需求弹性配置、重复使用,利于量产,节 省接电架构的成本。3、 相较于现有习知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本技术利用该插设孔 而更方便于配线扩充,使得发光组件大量配置时便于整线,以减少线路杂 乱所造成的错误与危险。4、 相较于现有习知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本技术利用该防错凸 部,来辨别该接电部与该导电元件的极性,确保有极性区别的发光组件(如 LED灯具)不会因接电极性错误而造成发光组件毁损,或造成危险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运用压掣部盖合的方式来组接发光组件的接电 部,以更加牢固、便利的装设该发光组件,且该接电结构更易配线扩充,以 弥补现有习知的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所造成的缺憾,本技术在技术上 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 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一。 图3B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外观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5A为本技术的应用实施例图一。 图5B为本技术的应用实施例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发光组件的接 电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组件的接电结构,提供一发光组件(10)与电力源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 该接电结构具有一绝缘本体(20),该绝缘本体(20)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21)以置设一与电力源电性连接的导电元件(22),在该绝缘本体(20)上设有一接设口 (25),且在该绝缘本体(20)上设有一得向该接设口(25)位移行盖合动作的压掣部(30),使该发光组件(10)的接电部(11)置设于该压掣部(30)与该导电元件(22)之间,使该压掣部(30)盖合动作同步压接发光组件(10)的接电部(11)与该导电元件(22)构成电性连接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展兴
申请(专利权)人:周展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