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馈线交通系统以及其充电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1542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轨道型无馈线交通系统,其中减轻了车辆的重量,同时简化了车辆的结构,并且有可能在站台等处的短时停留期间执行快速充电。一种在无馈线交通系统中的充电方法,其中,在其上安装有蓄电单元的车辆使用电力在预定路径上行驶,并且车辆中的蓄电单元从设置在该路径上的充电器进行充电,其中,当车辆(1)停止时,连接至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器(21)的电力馈给器(24)与安装在车辆(1)上的电力接收器(6)形成接触的接触充电方式得到执行,并且商用电力由充电器和该充电器的充电控制单元转换成可直接充入电力储存器(1)中的DC(直流)电力,并且该DC(直流)电力通过电力馈给器和电力接收器的媒介作用被快速充入蓄电单元中,同时DC(直流)电力的电流值受到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馈线交通系统,其中,其上设置有蓄电单元的 车辆在诸如轨道的预定路径行驶,同时接收来自地面充电装置的电力; 并且因此涉及其一种充电方法,并且其中充电控制单元设置在地面上, 以便减轻车辆的重量并简化车辆的构造。
技术介绍
这些年来,对于用来在预定轨道上行驶车辆的交通系统来说,己 提出了一种无馈线交通系统,该系统利用一种可以在无来自架空线路 的电力供给的条件下行驶的电车。无馈线交通系统中的电车在其中安 装有蓄电单元。例如,专利文献l (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00-83302)公开了一 种如上所述的无馈线交通系统。 —在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交通系统中,车辆具有可移动的电力接收 器,当车辆在电源处停止时,电力接收器与设置在站台上的电源中的 电力馈给器形成接触,且在安装于车辆上的控制单元的指示下开始对 车载蓄电单元进行充电。当蓄电单元的电力累积变成预定值时,车载控制单元相电力接收 器发送供电停止指令信号,以便将电力馈给器与电力接收器分开,并 使电力接收器与蓄电单元之间隔离。因此,车载控制单元控制电力接 收值、充电电压、充电时间等。另外,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06-54958)公开了一种无馈线交通系统,它具有这种设置,即充电装置安装在地面上。该 充电装置包括主芯(primary core)、绕于主芯上的一次线圈、用于将 高频电力供给到一次线圈的充电电源、用于传输从车辆中的车载通讯 单元所传输的充电数据(蓄电单元等的充电状况)的通讯单元、以及 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充电数据来控制充电电力、充电电压、充电时间 等的控制单元。在充电过程中,高频电力从充电电源供给到一次线圈。并且因此, 主芯生成高频磁通量,该磁通量在设置于车辆侧上的二次线圈中产生 AC(交流)电力(感应电动势)。在二次线圈中感应出的AC(交流)电力 由设置在车辆侧上的整流器转换为DC(直流)电力,且在车载蓄电单元 中累积。在专利文件l中公开的无馈线交通系统中,用于控制蓄电单元的电 力积累值与充电时间的充电控制单元设置在车辆上。因此,如果在车 辆的地板下设置充电控制单元,增加了车辆的重量,并且使车辆的构 造复杂化。另外,每个车辆都需要充电控制单元,并且因此,整个交 通系统的安装成本增加了。另外,如果使用充龟控制单元的话,应当 使用具有有限尺寸的车载充电器,充电时间变成长,且另外,充电控 制应当在车上执行,导致使司机负担沉重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件2中公开的无馈线交通系统中,由于充电控制单 元安装在地面上,能够减轻车辆的重量并且也能够减少充电控制单元 的数量,从而提供这种有利条件,即能够降低安装成本。然而,该充 电系统利用非接触型系统,其中,高频电力供应给设置在地面上的一 次线圈,以便在二次线圈中感应AC(交流)电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 交换以便允许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控制单元获取有关车载蓄电单元的 充电情况的数据,应在车辆侧和地面侧都设置通讯单元,如上所述。 因此,可能导致部件的构造复杂化的问题,并增加地面侧和车辆侧的 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先前技术固有的上述问题构想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 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馈线交通系统,它能够减轻车辆的重量,且能够简 化车辆的构造,同时降低交通系统的安装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在站台等处短时停留期间进行快速充电的充电方 法。最后,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无馈线交通系统中的充电方法, 在所述无馈线交通系统中,在其上安装有蓄电单元的车辆使用电力在 预定路径上行驶,并且安装在车辆上的蓄电单元由设置在预定路径上 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执行接触型充电方式,使得连接至设置在地面上 的充电器的电力馈给器与设置在车辆上的电力接收器彼此形成接触, 充电器和设置在该充电器中的充电控制单元将商用电力转化为可直接充入蓄电单元中的DC(直流)电力,且通过电力馈给器和电力接收器将 DC(直流)电力快速充入蓄电单元,同时DC(直流)电流的电流值受到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执行这种接触充电方式,即在车辆停止期间, 连接至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器的电力馈给器与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力接 收器彼此形成接触。由于使用接触充电方式,安装在车辆上的蓄电单 元的充电状况可以由设置在地面上的充电控制单元检测。因此,有可 能消除对用于检测安装在车辆等上的蓄电单元的充电状况的数据的通 讯系统的需要。由此,有可能减少安装成本。另外,由于安装在车辆上的蓄电单元的充电由设置在地面上的充 电器和该充电器的充电控制单元控制,无需在车辆上安装充电器和充 电控制单元,由此能够减轻车辆的重量,且能够简化车辆的构造。由 于能够减少车辆的电力消耗,因此,它在经济上有利。另外,无需在 每一个车辆上设置充电控制单元,并因此,减少了充电控制单元的所需数量,由此有可能降低安装成本。另外,由于充电控制在地面上执行,能减轻司机的负担。即,当 车辆在充电位置处停止时,自动开始充电,并且因此,司机可以在确 认充电完成之后启动车辆。因此,由于能够縮短车辆的停留时间,尽 管车辆在站台充电,本交通系统的线路图(chart diagram)也可按常规准备。与由架空线和受电弓相结合组成的常规充电系统相比较,它只 需处理机械磨损,因此,可以减少电力馈给器的磨损。为了减少滑动零件的磨损,尽管磨损程度小,为了消除维护的需 要,因此,电力馈给器和电力接收器在车辆完全停止后彼此形成接触, 由此有可能消除机械磨损。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由于商用电力由充电器和充电器 的充电控制单元转化为可直接充入蓄电单元中的DC(直流)电力,无需 在车辆上安装用于将电力转化为可充电的电力的转化器。因此,有可 能简化车辆侧上的部件的构造。另外,由于蓄电单元可以在电力的电 流值的控制下进行充电并维持可充电电压,可以在充电过程中增加电 流,由此有可能执行快速充电。另外,由于充电器是地面装置,对其无尺寸限制要求,即,充电 器可以具有更大的结构,可进行快速充电以便縮短充电时间。应当注意的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为了在蓄电单元的充电 状况达到设定的充电完成状况时停止充电,蓄电单元的电压可优选地 与完成充电状况下的设定电压相比较。因此,蓄电单元可以在期望的 充电状况下被充电。另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因为安装在多个列车式车辆上的 蓄电单元在同一时间内只能通过一个充电器被充电,由于恒定电流充电的供应,充电可以自动用于具有较少剩余电力的车辆,并且因此, 可以防止交通控制受阻碍,而同时使车辆能够高效地充电。可检测充 电状况以便挑选出具有较少剩余电力的车辆来充电,并且另外,车辆 可以按图表中的早期时间表的顺序优先被充电。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无馈线交通系统,其中,在其上 安装有蓄电单元的车辆利用电力在预定路径上行驶,同时从设置在预 定路径上的充电器对蓄电单元进行充电,其中,在车辆停止期间,连接至充电器的电力馈给器和安装在车辆上的 电力接收器彼此形成接触,和彼此分开;并且用于将商用电力转换为可直接充入蓄电单元中的DC(直流)电力且用于当蓄电单元充电至预设的充电状况时使充电停止的充电器和充电 控制单元设置在地面上。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交通系统中,充电器是接触型的,当车辆在设置 于地面上的充电装置附近停止时,充电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无馈线交通系统中的充电方法,在所述无馈线交通系统中,在其上安装有蓄电单元的车辆使用电力在预定路径上行驶,并且从设置在所述路径上的充电器对所述车辆中的所述蓄电单元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 当车辆停止时,执行接触充电方式,其中,连接至 设置在地面上的所述充电器的电力馈给器与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力接收器形成接触,并且 商用电力由所述充电器和所述充电器的充电控制单元转换成可直接充入所述蓄电单元中的DC电力,且所述DC电力通过所述电力馈给器和所述电力接收器的媒介作用被快速充入 所述蓄电单元中,同时,所述DC电力的电流值受到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竹雅也森田克明山口正博山下博山田正臣片平耕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